[实用新型]一种风钻孔声波测试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145706.8 | 申请日: | 2016-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6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 发明(设计)人: | 曹乐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 |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43113 | 代理人: | 卢宏,郑俊超 |
| 地址: | 41001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钻 声波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风钻孔声波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水利、水电、建筑、交通等行业的工程建设中,需对勘探平洞、施工支洞、地下洞室群等的围岩质量进行风钻孔声波测试,以了解洞室群围岩的完整性,确定开挖过程中洞壁的松弛影响厚度,评价固结灌浆处理效果等。
在风钻孔声波测试过程中,需要将声波探头伸入风钻孔内,常用水作耦合剂,要求测试自孔口至孔底全孔段的孔壁岩体波速。
常规单发双收声波探头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在探管10上,自上而下依次布置的第五换能器5、第六换能器6、和第七换能器7,其中第五换能器5为发射型换能器,第六、第七换能器为接收型换能器。现有的测试过程中,风钻孔8直径一般为40mm,要求每间隔200mm对风钻孔8进行一次测试,因此第六、第七换能器之间的间距为200mm。
测量方式根据孔深位置的不同分为两种:
(1)当测试装置伸入的孔深大于600mm时,如图1所示,探头正常下放,即第五换能器5位于上部,第六、第七换能器依次位于下部。整个系统最大总直径保持为探头直径大小,即28mm,探头和电缆到孔壁的间隙有12mm左右。
(2)当测试装置伸入的孔深小于600mm时,如图2所示,现有技术的做法是,需要将探管10从风钻孔中取出,然后倒置过来再重新放入风钻孔8中,此时电缆14和探管10需捆在一起。由于探管10直径28mm,单根电缆直径为3.5~5mm;共有三根电缆,整个探头系统总直径增大达36.5mm,探管10和电缆到孔壁的间隙仅有3.5mm左右。之所以要倒置,是因为探管本身具有一定的长度,发射换能器位于探管连接电缆的顶部一端,接收换能器位于探管底端,当进行较小的孔深测量时,如果不倒置,则会出现无法测量的情况。
现有技术的结构和方法所产生的缺陷有:当从第(1)种工况切换到第(2)中工况时,需取出探头和捆绑电缆,耗时相对较长,测试步骤繁琐。捆绑电缆的探头因系统有效总直径增大,电缆易被孔壁岩体磨破而漏电;当测量成百上千个风钻孔时,电缆需反复对折,极易造成电缆折断。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测试操作简便、可有效保护电缆的风钻孔声波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钻孔声波测试装置,包括探管,在探管上,自上而下依次布置有第一换能器、第二换能器、第三换能器和第四换能器;
所述第一换能器和第四换能器均为收发兼用型换能器;第二换能器和第三换能器均为接收型换能器;
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换能器均与终端设备通过电缆电连接。
上述方案中,收发兼用型换能器是现有技术中已有的元器件,通过增加换能器的数量以及改变换能器的功能,使得在测试过程中探管不倒置也能测得孔深600mm以内孔段的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换能器和第二换能器之间的间距为200mm;第三换能器和第四换能器之间的间距为200mm。
所述第二换能器和第三换能器之间的间距为100~200mm。
按照国家标准的操作测试程序,需测试每间隔200mm孔段的数据,因此换能器之间的间距为固定值。
优选的,所述第二换能器和第三换能器之间设有伸缩节。伸缩节用于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第二换能器和第三换能器之间的间距。
进一步的,所述终端设备上设有可供电缆插拔的第一接收端口、第二接收端口以及发射端口;
从风钻孔孔口往孔底顺序测量方式,测试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a)进行孔深小于600mm段测量时,探管呈正常下放状态,第一换能器位于上部,第四换能器位于下部;此时第四换能器通过电缆与发射端口连接,第一换能器通过电缆与第二接收端口连接,第二换能器通过电缆与第一接收端口连接,第三换能器空置;
(b)进行孔深大于或等于600mm段测量时,探管仍是维持正常下放状态,此时第一换能器通过电缆与发射端口连接,第三换能器通过电缆与第一接收端口连接,第四换能器通过电缆与第二接收端口连接,第二换能器空置;
从风钻孔(8)孔底往孔口顺序测量方式时,测试步骤与上述步骤相反,即先进行步骤(b),再进行步骤(a)。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
1.克服了原探头的不足,无需倒置探管,测试时耗时明显缩短(测试2m左右孔深的风钻孔,可节约时间近50%)。
2.由于无需倒置探管,不需捆绑电缆,探头系统有效直径没有增大,电缆既不易磨破,也不会折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457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