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耳机防缠扣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45191.1 | 申请日: | 2016-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17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正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正印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80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机 防缠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频附件领域,具体为一种使用方便的耳机防缠扣。
背景技术
耳机在手机、平板电脑中是不可少的外围音频设备。尽管耳机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使用起来简洁时尚,但是同时也会带来了一些不方便,比如在收纳和存放时极易造成缠绕并难以解开。针对这种情况,市场上的耳机防缠产品方案大致分为两类:耳机自身结构的改进和附加外置收纳装置。市场上现有的外置收纳装置,在使用耳机时常需要将收纳装置取下,另行存放,有体积大、易丢失、操作复杂等缺点,并且大多防缠绕效果并不出色。
发明内容
申请人在长期研发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耳机的物理结构、线材材料、生产流程、成本控制等诸多因素,有针对性的发明了一种耳机防缠扣,可以方便的与耳机本身结合在一起,并且适用于目前已有的任何耳机线材结构,易于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防缠效果良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一种耳机防缠扣,整体为一体式结构,包括底板区、折弯区、压板区三个功能区,底板区整体为圆饼状,上表面开有两个柱形凹槽,用于固定两耳机子线;折弯区为圆弧状弹性体,为压板区提供弹力;压板区大致形状为波浪形长方板,波浪线型由两圆弧和中间过渡部分组成;压板区与底板区相互配合,上下两部分所围成的柱形区域形状与耳机子线外形相同,因多数耳机线为圆柱形,所以以圆柱形为优选,但不限于圆柱形。
进一步地,所述耳机防缠扣压板区与底板区所围成的两圆柱形区域,两圆柱形区域以底板区中面左右对称,且均处在底板区范围内;折弯区一侧的圆柱形区域轴线较另一侧的在水平方向更靠近底板下表面,即相对位置在下方;圆柱形区域的半径等于或略小于耳机线半径,使其能够起到夹紧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耳机防缠扣与耳机线接触一面有棱边处均设有圆角,以保护耳机线不受损坏。
进一步地,所述耳机防缠扣的压板区远离折弯区一侧,端头处有反向弯角,以方便耳机线的压入。
进一步地,所述耳机防缠扣由两种硬度不同的硅胶构成,外部为硬度较高、弹性较大的硬质硅胶,内部为硬度相对较小、摩擦较大的硅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防缠扣通过压板区和底板区配合后形成的环形空间将两条最易引起缠绕的耳机子线部分固定在一起,防止了其随机缠绕,大大减小了耳机的缠绕几率。2、通过折弯区一侧的环形空间将防缠扣固定在耳机上,防止了其遗失,便于携带。3、该防缠扣体积小、质量轻,不影响耳机的正常使用,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生产成本低,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耳机防缠扣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耳机防缠扣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耳机防缠扣的俯视图;
图中:1 底板区;2 折弯区;3 压板区;4.1、4.2 柱形区域;5 圆角;6 反向弯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 1 所示的耳机防缠扣,包括底板区1,折弯区2,压板区3,柱形区域4.1、4.2,圆角5,反向弯角6,底板区1整体为圆饼状,上表面开有两个柱形凹槽,用于固定两耳机子线;折弯区2为圆弧状弹性体,为压板区3提供弹力;压板区3大致形状为波浪形长方板,波浪线型由两圆弧和中间过渡部分组成;压板区3与底板区1相互配合,上下两部分所围成的柱形区域4.1、4.2形状与耳机子线外形相同。
使用时,将压板区3抬起,把耳机的一条子线压入柱形区域4.1,因有折弯区2的弹力作用,此时防缠扣便夹紧在了耳机线上,其在耳机线上的位置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或个人喜好调节,因其体积微小,不会影响耳机的正常使用;当耳机使用完毕需要收纳时,将另一条耳机子线通过反向弯角6顺势压入柱形区域4.2,此时两条耳机子线便通过防缠扣固定在了一起,使耳机线不易缠绕。因柱形区域4.1在靠近折弯区域2一侧,且相对位置在柱形区域4.2的下方,所以当耳机子线压入柱形区域4.2时,柱形区域4.1中的耳机子线仍被夹紧,不会产生位置的移动。
上述实施例用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对本方面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方面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正印,未经王正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451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收线耳机
- 下一篇:新型英语听力耳机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