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储油柜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43345.3 | 申请日: | 2016-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25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少强;张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迎新船舶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14 | 分类号: | H01F27/1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新天方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12104 | 代理人: | 张强 |
地址: | 300352 天津市津南区葛沽镇十***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储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储油柜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储油柜。
背景技术
储油柜,俗称油枕,为一圆筒形容器,横放于油箱上方,用管道与变压器的油箱连接。储油柜是变压器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其起到储油和补油的作用,当变压器内油的体积随着油温的变化会膨胀或缩小,当变压器内油膨胀时油会进入储油柜,当体积缩小时,油又会由储油柜补充至变压器中,能保证变压器油箱内保持充满油的状态。
储油柜一般分为敞开式和密封式两类,敞开式储油柜是由铁板卷制成的单一筒体;密封式储油柜可分为橡胶囊或橡胶隔膜密封式储油柜和金属波纹密封式储油柜,在储油和补油的过程中储油柜或变压器内会从空气中吸收水分、灰尘等污染物,造成油的氧化和污染,因此通常在储油柜设备上添加内填充有干燥剂的呼吸器,但是水分还是会从连接处进入气管,长时间使用储油柜会出现柜体的变形或破损,降低储油柜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单、会吸收水分、柜体机械强度和稳固性高的新型储油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储油柜,包括储油柜本体,所述储油柜本体上设有集气口、透气管,所述储油柜本体的下端设有集污盒,所述储油柜本体的下端还设有支撑腿,所述集气口上设有密封盖,所述集气口与气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气管的另一端与呼吸器连通,所述呼吸器的外部设有上密封盖,所述呼吸器内底部设有下密封盖,所述呼吸器的内部填充干燥剂,所述储油柜本体的内壁设有加强筋,所述储油柜本体的外壁上设有加固钢筋,所述储油柜本体上设有液位计。
进一步,所述集污盒的下方连接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设有电磁阀。
进一步,所述支撑腿下方设有橡胶防滑垫。
进一步,所述加强筋为“十字形”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储油柜本体的内部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油柜的内壁与外部加设加强筋,提高了储油柜的内外的机械强度,气管与呼吸器连接率先过滤掉了大量的水分,降低了水分进入到储油柜的可能性,防止空气直接进入到储油柜中,避免造成油的氧化和污染,并且提高了储油柜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储油柜本体2、集气口 3、透气管
4、集污盒5、支撑腿 6、密封盖
7、气管8、呼吸器 9、上密封盖
10、下密封盖 11、干燥剂12、加强筋
13、加固钢筋 14、液位计15、排污管
16、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储油柜,包括储油柜本体1,所述储油柜本体1上设有集气口2、透气管3,所述储油柜本体1的下端设有集污盒4,所述储油柜本体1的下端还设有支撑腿5,所述集气口2上设有密封盖6,所述集气口2与气管7的一端连通,所述气管7的另一端与呼吸器8连通,所述呼吸器8的外部设有上密封盖9,所述呼吸器8内底部设有下密封盖10,所述呼吸器8的内部填充干燥剂11,所述储油柜本体1的内壁设有加强筋12,所述储油柜本体1的外壁上设有加固钢筋13,所述储油柜本体1上设有液位计14。
所述集污盒4的下方连接排污管15,所述排污管15上设有电磁阀16。
所述支撑腿5下方设有橡胶防滑垫。
所述加强筋12为“十字形”加强筋,所述加强筋12与储油柜壳体1的内部焊接固定。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气管7穿过上密封盖9直接伸入到干燥剂11中,上密封盖9与气管7的连接处密封良好,不会存在密封性不好的问题,空气会先经过干燥剂11干燥处理之后才会进入到气管7中,空气先在呼吸器8中干燥处理过后,才会通入到储油柜本体1中,避免有水分进入到储油柜本体1内与油混合,在储油柜本体1的内壁上设置的十字形加强筋12,提高了传统的单向加强筋的固定性能,与储油柜本体1的外壁上设有的加固钢筋13共同作用,合力增强储油柜本体1的机械强度,延长了储油柜本体1的使用寿命。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迎新船舶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迎新船舶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433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式冷却的变压器散热器系统
- 下一篇:新型变压器油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