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辐射型电磁炉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42507.1 | 申请日: | 2016-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348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白云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华光节能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7/00 | 分类号: | F24C7/00;F24C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辐射 电磁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辐射型电磁炉。
背景技术
电磁炉又称为电磁灶,1957年第一台家用电磁炉诞生于德国。1972年,美国开始生产电磁炉,20世纪80年代初电磁炉在欧美及日本开始热销。电磁炉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即利用交变电流通过线圈产生方向不断改变的交变磁场,处于交变磁场中的导体的内部将会出现涡旋电流(原因可参考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这是涡旋电场推动导体中载流子(锅里的是电子而绝非铁原子)运动所致;涡旋电流的焦耳热效应使导体升温,从而实现加热。
电磁炉在运转过程中产生一定的辐射对人体具有较大的伤害,长期使用容易造成身体机能的损伤,但在保持与电磁炉一定的距离使用时,可使辐射强度大幅减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防辐射型电磁炉,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防辐射型电磁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底部靠近所述炉体两侧处均具有套管,所述套管的两端分别靠近所述炉体的前、后侧面,每个所述套管内均具有侧支撑杆,所述侧支撑杆的后端限位于所述套管内,且能沿所述套管的方向滑动,所述侧支撑杆的前端能从所述套管的前端伸出,所述套管上靠近所述套管前端处具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具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的端部能与所述侧支撑杆的侧壁抵触,以此限制所述侧支撑杆的滑动;
两个所述侧支撑杆的前端之间通过限位横杆连接,当所述侧支撑杆的后端位于最靠近所述套管的前端位置时,所述限位横杆到所述炉体之间的距离为30-50cm。
进一步,所述限位横杆的轴线为内凹的弧形。
进一步,所述限位横杆的中部设置卫生纸卷辊。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有效降低电磁炉对人体的辐射强度,保证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具有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加工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下方观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体;2-加热区域;3-套管;4-侧支撑杆;5-限位螺栓;6-限位横杆;7-卫生纸卷辊。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辐射型电磁炉,包括炉体1,炉体1的底部靠近炉体1两侧处均具有套管3,套管3的两端分别靠近炉体1的前、后侧面,每个套管3内均具有侧支撑杆4,侧支撑杆4的后端限位于套管3内,且能沿套管3的方向滑动,侧支撑杆4的前端能从套管3的前端伸出,套管3上靠近套管3前端处具有螺纹孔,螺纹孔内具有限位螺栓5,限位螺栓5的端部能与侧支撑杆4的侧壁抵触,以此限制侧支撑杆4的滑动;
两个侧支撑杆4的前端之间通过限位横杆6连接,当侧支撑杆4的后端位于最靠近套管3的前端位置时,限位横杆6到炉体1之间的距离为30-50cm。
使用时,将侧支撑杆4拉出,并以限位螺栓5固定,此时向外横杆6能将使用者的身体挡在距离炉体30-50cm距离之外,这个距离极为电磁炉辐射的安全距离,即不会影响使用者对电磁炉的操作,也能最大限度的避免辐射的伤害,还可以在限位横杆6上搭设防辐射布,做进一步的保护。
限位横杆6的轴线为内凹的弧形。
限位横杆6的中部设置卫生纸卷辊7。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华光节能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华光节能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425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