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透镜成像原理教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41329.0 | 申请日: | 2016-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42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牛晓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牛晓珊 |
主分类号: | G09B23/22 | 分类号: | G09B23/2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3126 | 代理人: | 苏娟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镜 成像 原理 教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透镜成像原理教具。
背景技术
目前物理教学过程中,老师讲解关于“眼睛和眼镜”的内容时,均用凸透镜来模拟眼睛的晶状体,在讲解眼睛成像的原理时,要使远近不同的物体的像呈在光屏上,要换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来实现,而为了使像清晰地呈在光屏上,需要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这与眼睛的实际调节不相符,因为眼睛的晶状体(用凸透镜来模拟)到视网膜(用光屏来模拟)的距离是不变的。此外,老师在演示近视眼和远视眼晶状体形状改变引起焦距变化时,只能换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来实现,操作繁琐,难度大,而且晶状体形状变化无法演示,导致学生难以感知晶状体的凸度变化,难以理解眼睛成像的原理,从而致使教学效果不理想。另外,在讲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时也很难把像准确呈现在光屏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透镜成像原理教具,以便于学生理解眼睛成像的原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透镜成像原理教具,包括光具座,于所述光具座上设有滑轨,还包括分别通过支架沿所述滑轨延伸方向设置的光源、第一透镜和光屏;
所述第一透镜包括硬质的圆形框架,于所述框架两相对侧固设有弹性透明薄膜以与所述框架围构形成有密封腔,还包括通过管路与所述密封腔连接的注射器;
还包括背板,所述背板设于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光屏一侧,于所述背板上设有圆形的眼睛标识区,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光屏分别位于所述眼睛标识区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镜还包括卡嵌于所述框架内并分置于所述弹性透明薄膜两侧的弹性挡圈。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由不锈钢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透明薄膜粘接于所述框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的直径为4.5-5.5cm,厚度为0.5-0.8cm。
进一步地,所述管路包括连通所述密封腔的第一管路,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注射器之间的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为硬管,所述第二管路为软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路和/或所述第二管路为透明管。
进一步地,于所述光源和所述第一透镜之间设有第二透镜。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一透镜结构相同。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透镜成像原理教具,通过设置第一透镜,可推拉注射器调节第一透镜的凸度变化,可较真实地模拟眼睛晶状体的凸度变化,便于学生理解眼睛成像的原理,操作简单方便。另外,设置具有眼睛标识区的背板,以第一透镜至光屏的距离来模拟眼睛晶状体到视网膜的距离,强调眼睛成像过程中该距离是不可变化的,比较直观,便于学生理解。
(2)第一透镜内设置卡嵌于所述框架内并分置于所述弹性透明薄膜两侧的弹性挡圈,便于模拟不同直径的透镜,且便于操作。
(3)框架由不锈钢制成,不会生锈,可使教具美观,且可延长该教具的使用寿命。
(4)不锈刚与弹性透明薄膜之间粘接,便于制作第一透镜,可较好的模拟实际的透镜,使成像效果更加理想。
(5)框架的直径设为4.5-5.5cm,厚度为0.5-0.8cm,成像清晰,便于学生观察。
(6)第一管路为硬管,便于该透镜的安装,第二管路为软管,便于推拉注射器,操作方便。
(7)第一管路和/或第二管路设为透明管,便于观察管路内液体状况。
(8)在光源和透镜之间设置第二透镜,便于模拟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过程。
(9)第二透镜与第一透镜结构相同,便于模拟远视眼的矫正过程,可快速成像且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透镜成像原理教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3去掉弹性挡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光具座,2-支架,3-光源,4-第二透镜,5-第一透镜,501-框架,5011-密封腔,502-弹性挡圈,503-弹性透明薄膜,505-第一管路,506-第二管路,507-注射器,6-背板,601-眼睛标识区,7-光屏。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牛晓珊,未经牛晓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413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机器人用多角度可旋式夹持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贴膜机机械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