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组装载具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140861.0 | 申请日: | 2016-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8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 发明(设计)人: | 杨卫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誉鸿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6/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苏州市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组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功能组装载具装置,属于电池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今科技日新月异,产业蓬勃发展,市场上不断地推出各种新式的电子产品;进而,一般消费者对电子产品的品质要求标准也随之提高,以生产制程上来说,一般的电子元件,在与外壳组装时,大多采用人工手动组装的方式进行,更进一步地说,操作人员需以双手托住产品,同时利用拇指下压的力量将待组装的模块与外壳结合,然而,操作过程中将待组装的模块下压以与外壳结合,其下压的力量不易控制,亦可能于组装过程时电子元件与外壳的受力不均匀,而提高电子产品在组装生产时的不良率,使得生产的成品品质大大降低,且对人力及时间成本来说,无疑是一种浪此外,若使用机器替代人力进行组装,机器的下压力为刚性力而无适当的缓冲,同样无法有效地控制下压的力量,若遇到须先上胶的组装制程,还可能发生溢胶情况而影响成品外观。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以往产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多功能组装载具装置。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公开多功能组装载具装置,包括盖帽组装座、滚珠导座套、小胶圈组装顶针、大铝片组装顶升导向块、小铝片组装顶升导向块、组装顶杆、胶圈,所述小铝片组装顶升导向块与大铝片组装顶升导向块连接,所述大铝片组装顶升导向块上面设有小胶圈组装顶针和滚珠导座套,所述小胶圈组装顶针顶部与盖帽组装座的底部连接,所述盖帽组装座设有胶圈检测装置,所述盖帽组装座与滚珠导座套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大铝片组装顶升导向块与盖帽组装座之间一共设有4个小胶圈组装顶针,这样可以使装置更加稳固。
附图说明
图1:本实施例多功能组装载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盖帽组装座-1、滚珠导座套-2、小胶圈组装顶针-3、大铝片组装顶升导向块-4、小铝片组装顶升导向块-5、组装顶杆-6、胶圈-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多功能组装载具装置,包括盖帽组装座1、滚珠导座套2、小胶圈组装顶针3、大铝片组装顶升导向块4、小铝片组装顶升导向块5、组装顶杆6、胶圈7,所述小铝片组装顶升导向块5与大铝片组装顶升导向块4连接,所述大铝片组装顶升导向块4上面设有小胶圈组装顶针3和滚珠导座套2,所述小胶圈组装顶针3顶部与盖帽组装座1的底部连接,所述盖帽组装座1设有胶圈检测装置,所述盖帽组装座1与滚珠导座套2连接,所述大铝片组装顶升导向块4与盖帽组装座1之间一共设有4个小胶圈组装顶针3, 本实用新型可以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誉鸿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誉鸿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408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流电池电堆密封结构
- 下一篇:一种锂电池生产用电芯入壳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