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指纹识别感测装置和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40113.2 | 申请日: | 2016-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09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周意保;张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F2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张大威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识别 装置 移动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识别和感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指纹识别感测装置和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指纹识别技术已经成为了主流移动终端厂商旗舰机型的标配,指纹识别不仅可以用于移动终端的解锁和唤醒等功能,同时也可以作为保护终端设备内资料信息的屏障,同时,随着终端技术的发展,利用指纹识别技术来实现移动安全支付也应用越来越广泛。
而目前指纹识别装置,当用户的手指放在上面就开始采集图像,匹配图像,并解锁。整个过程用户没有收到来自手机的反馈,很容易造成很多误触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指纹识别感测装置,该实用新型的指纹识别感测装置,只有在按压力满足条件时才检测指纹信息,避免了误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移动终端。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移动终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指纹识别感测装置,包括:
指纹检测组件,所述指纹检测组件至少包括用于接收来自用户手指按压的按压部,以及用于识别所述用户的指纹信息的指纹传感器;
压力感应元件,所述压力感应元件贴合布置于所述指纹检测组件的下方,用于检测所述指纹检测组件所传递过来的按压力;
预压组件,所述预压组件设置在所述压力感应元件的下方,用于对所述压力感应元件施加向上的预压力;
其中,当所述按压力达到预设阈值时所述指纹传感器开启指纹识别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指纹识别感测装置,根据指纹检测中的按压部接收用户的按压,并通过压力感应元件检测指纹检测组件传递过来的压力,只有在按压力达到预设阈值时,指纹传感器才开启指纹识别功能。由此,只有在按压力满足条件时才检测指纹信息,避免了误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包括:显示面板,在所述显示面板中安装有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指纹识别感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根据指纹检测中的按压部接收用户的按压,并通过压力感应元件检测指纹检测组件传递过来的压力,只有在按压力达到预设阈值时,指纹传感器才开启指纹识别功能。由此,只有在按压力满足条件时才检测指纹信息,避免了误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指纹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指纹识别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指纹检测组件110;
按压部111;
指纹传感器112;
盖板113;
柔性电路板114;
补强钢板115;
背胶层116;
压力感应元件120;
预压组件130;
抵顶件131;
弹性元件132;
识别感测装置100;显示面板2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401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传送和接收可见光数据的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防水指纹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