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低温液体气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38805.3 | 申请日: | 2016-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85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贾贝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贝尔 |
主分类号: | F28D1/047 | 分类号: | F28D1/047;F25B3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低温 液体 气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态到气态蒸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低温液体气化器。
背景技术
液体气化器主要利用流通的空气将低温的液态氧/液态氮等转换成常温的气态氧/气态氮等的换热装置。在医疗领域,医院常常用高纯度的液态氧蒸发后的氧气供病人吸氧,而在环保领域,液态氧作为臭氧发生器的氧气源也被广泛应用,这些场合均使用到低温液体气化器。
当低温液体(如液态氧/液态氮等)转变为气态时(如气态氧/气态氮等)时,需要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大量的热,日常使用时,特别是在严寒的冬天,液体气化器蒸发管的表面因为来不及换热常常会结霜甚至结冰,结霜或者结冰后的液体汽化器隔断了与外界空气的热交换,从而使得液态转化为气态的效率降低,影响工业进程。目前,市场上普遍使用的液体气化器在蒸发管的四周设置有集热片进行集热,但是这种气化器集热面积小,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结霜或结冰的现象,但在冬季,效果欠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集热面积更大、热交换效果更好的高效低温液体气化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效低温液体气化器,包括蒸发主体和支撑架;所述蒸发主体固定安装在支撑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主体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液管组件、蒸发件和出气管组件;所述蒸发件包括N1根并联设置且与进液管组件和出气管组件相连的蒸发管;所述蒸发管设置为蛇形弯管结构,所述蒸发管包括N2根相互独立且并列设置的转换管和用于依次串联连通各转换管且与转换管一体成型的弯管;所述每根转换管上设置有均匀分布于转换管四周且固定安装在转换管上的N3个集热片;所述集热片的最外端固定连接有一集热管。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柱和固定在支撑柱上方的支撑本体;所述支撑本体包括围绕蒸发主体四周设置的防护板。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板设置为透气的百叶窗框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透气的百叶窗框架结构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倾斜片。
进一步的,所述集热片与蒸发管的固定连接方式为焊接或压接。
进一步的,所述进液管组件和出气管组件之间并联设置的蒸发管的数量为:1≤N1≤20。
进一步的,所述每个蒸发主体上的转换管的根数为:1≤N2≤20。
进一步的,所述每根转换管上的集热片的片数为:2≤N3≤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蒸发主体上集热片的自由端设置有集热管,在几乎不增加蒸发管体积的情况下,有效的增大了集热面积,改善了集热效果,能够更好的实现液态到气态的转换。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支撑架的防护板设置为百叶窗框架结构,很好的实现了热传导,引导并加快了蒸发主体周围的空气流通,提高了传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低温液体气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低温液体气化器的蒸发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低温液体气化器的蒸发管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高效低温液体气化器,包括蒸发主体和支撑架;蒸发主体固定安装在支撑架上;蒸发主体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液管组件1、蒸发件和出气管组件2;蒸发件包括N1根并联设置且与进液管组件和出气管组件相连的蒸发管;蒸发管3设置为蛇形弯管结构,蒸发管3包括N1根相互独立且并列设置的转换管4和用于依次串联连通各转换管4且与转换管4一体成型的弯管5;每根转换管4上设置有均匀分布于转换管4四周且固定安装在转换管4上的N2个集热片6;集热片6的最外端固定连接有一集热管7。蒸发管3还包括与初端的转换管固定连接的进液口和末端的转换管固定连接的出气口,进液口用于固定连接进液口组件1,出气口用于固定连接出气管组件2;集热片6与蒸发管3的固定连接方式为焊接或压接。气化器中并联设置在进液管组件和出气管组件之间的蒸发管的数量为:1≤N1≤20。每个蒸发主体上转换管4的根数1≤N2≤20。每根转换管上集热片的片数2≤N3≤10。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蒸发主体上的集热片6的自由端设置有集热管7,在几乎不增加蒸发管体积的情况下,有效的增大了集热面积,改善了集热效果,能够更好的实现液态到气态的转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贝尔,未经贾贝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388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