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真空灭弧室触头开距提升夹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136989.X | 申请日: | 2016-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25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 发明(设计)人: | 陈扬;彭正远;郑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宇光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11/04 | 分类号: | H01H1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灭弧室触头开距 提升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空灭弧室触头开距提升夹具。
背景技术
真空灭弧室在生产制造工艺过程中,需要反复多次进行真空度测量、工频高压老练,雷电冲击老练、工频高压检验测试等工艺,这些工艺过程都要求将真空灭弧室的动触头拉开到额定开距或工艺要求的距离(一般为3~20mm)。由于真空灭弧室内部为真空状态,在外界大气压力作用下,动触头通过波纹管自行与静触头闭合(这个力通常称为波纹管自闭力,约有几十到几百牛顿的力)。
要把动触头拉开到一定距离或额定开距时,必须克服真空灭弧室内外气压差及波纹管弹性变形在动触头上产生的指向静触头的力,这个力称为波纹管反力,反力比自闭力大约100N左右。实际生产中除真空灭弧室自动生产线外基本上是借助工装夹具,人工拉开动触头的方法。
目前的开距拉升家具结构复杂,操作不便,往往不能满足工艺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灭弧室触头开距提升夹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一种真空灭弧室触头开距提升夹具,包括定位筒、螺杆、圆柱销、凸轮和拉杆,所述螺杆的一端穿过定位筒通过圆柱销与凸轮转动连接,定位筒的外端安放在真空灭弧室的动端上,所述凸轮上连接有拉杆,所述凸轮上还设有标记缺口。
优选的,所述定位筒的里端封闭且设有中心孔,所述螺杆的一端具体是穿过定位筒上的中心孔与凸轮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定位筒的里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基板,所述定位基板为圆形且其外径大于定位筒的外径,所述螺杆的一端具体是穿过定位基板上设有的中心孔与凸轮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凸轮上与拉杆相对的一侧设有一平面。
优选的,所述螺杆的外端设有与动导电杆连接的外螺纹。
优选的,所述螺杆的外端设有与动导电杆连接的内螺纹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和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简单;一副夹具提供两种额定开距距离(拉杆垂直、水平),螺杆也可同时提供两种螺纹连接,本提升夹具既可单付使用也可多付同时使用,本实用新型用于真空度测试、工频高压老练、雷电冲击老练、工频高压检验测试极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中定位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中定位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凸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其中一种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另外一种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正剖视图。
其中,1-定位筒,2-螺杆,3-圆柱销,4-凸轮,5-拉杆,6-标记缺口,7-定位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一种真空灭弧室触头开距提升夹具,包括定位筒1、螺杆2、圆柱销3、凸轮4和拉杆5,所述螺杆2的一端穿过定位筒1通过圆柱销3与凸轮4转动连接,定位筒1的外端安放在真空灭弧室的动端上,所述凸轮4上连接有拉杆5,拉杆5为活动式,拉到开距后可以取下,方便工艺过程的继续实施,所述凸轮4上还设有标记缺口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筒1的里端封闭且设有中心孔,所述螺杆2的一 端具体是穿过定位筒1上的中心孔与凸轮4转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凸轮4上与拉杆5相对的一侧设有一平面或圆弧面。
实施例2:
如图2、图3和图5所示,一种真空灭弧室触头开距提升夹具,包括定位筒1、螺杆2、圆柱销3、凸轮4和拉杆5,所述螺杆2的一端穿过定位筒1通过圆柱销3与凸轮4转动连接,定位筒1的外端安放在真空灭弧室的动端上,所述凸轮4上连接有拉杆5,所述凸轮4上还设有标记缺口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筒1的里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基板7,所述定位基板7为圆形且其外径大于定位筒1的外径,所述螺杆2的一端具体是穿过定位基板7上设有的中心孔与凸轮4转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凸轮4上与拉杆5相对的一侧设有一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宇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宇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369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刀闸开距调整卡具
- 下一篇:一种模内银触点自动化铆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