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亭阁修复架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34632.8 | 申请日: | 2016-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267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沈颀;沈美华;李萍;龚伟;赵志华;虞丹;汪阳;沈志军;杨卫卫;殷奎剑;张海波;赵春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19/00 | 分类号: | B66F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修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古园林修复技术,特别是古园林中亭阁修复技术,具体的,其展示一种亭阁修复架。
背景技术
古园林是古代存留的艺术瑰宝,亭阁是古园林中不可缺少的存在,由于古园林的存留时间较长,大部分古园林中亭阁需要进行修复;
现阶段一般使用现场进行修复架的搭建,严重浪费时间及人力,同时影响修复做业的工程时间,且现阶段的修复架需要配置人工进行修复材料的上下搬运,修复效率低且修复成本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亭阁修复架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搭建的且进行古园林亭阁修复时不需配置人工进行修复材料上下搬运的亭阁修复架。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亭阁修复架,包括中部框架、设置于所述中部框架的升降组件、对称设置于所述中部框架两侧的一组支撑柱、分别可滑动设置于所述中部框架和所述支撑柱上的第二滑座和第一滑座、以及两端分别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座和所述第二滑座的连接柱。
进一步的,所述中部框架包括彼此连接的且形成方向框架的框架横板和框架立板,所述框架立板上开设有立板滑槽,所述第二滑座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立板滑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框架横板上的升降驱动装置、以及连接于所述升降驱动装置的升降台。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驱动装置由气缸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呈方形柱体状,且所述支撑柱的前侧端面上可滑动设置有第三滑座,所述第三滑座可转动连接有侧边支撑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滑座可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柱的前侧端面上开设的第一支撑柱滑槽内,所述第一滑座可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柱的左侧端面上开设的第二支撑柱滑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座、所述第二滑座、所述第三滑座均包括滑座座体、以及连接于所述滑座座体的转动台。
进一步的,所述侧边支撑组件包括一端可转动设置于所述转动台上的侧边支撑柱、可转动设置于所述侧边支撑柱另一端的地面固定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地面固定板上的地面固定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亭阁修复架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中部框架,其用于设置升降组件,方便修复材料的上下运输,不需配置人工进行修复材料的上下搬运;
2)通过于支撑柱和中部框架上分别可滑动设置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且通过两端分别可转动连接于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的连接柱实现支撑柱和中部框架的连接,支撑柱可根据实施场合进行位置设置,不使用时,支撑柱可收起,避免空间占用;
3)通过于支撑柱的前侧端面上可滑动设置第三滑座,且于第三滑座上可转动设置侧边支撑组件,其用于支撑柱的固定支撑;
4)通过将侧边支撑组件设置成包括一端可转动设置于转动台上的侧边支撑柱、可转动设置于侧边支撑柱另一端的地面固定板、以及设置于地面固定板上的地面固定体,其方便实施对支撑柱的辅助支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中数字表示:
1中部框架;
11框架立板,111立板滑槽;
12框架横板;
2升降组件,21升降驱动装置,22升降台;
3第二滑座;
4第一滑座;
5连接柱;
6支撑柱,61第二支撑柱滑槽,62第一支撑柱滑槽;
7侧边支撑组件,71侧边支撑柱;
72地面固定板,721地面固定体;
8第三滑座,81滑座座体,82转动台。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2,其展示一种能够快速搭建的且进行古园林亭阁修复时不需配置人工进行修复材料上下搬运的亭阁修复架;
包括中部框架1、设置于中部框架1的升降组件2、对称设置于中部框架1两侧的一组支撑柱6、分别可滑动设置于中部框架1和支撑柱6上的第二滑座3和第一滑座4、以及两端分别可转动连接于第一滑座4和第二滑座3的连接柱5;
中部框架1包括彼此连接的且形成方向框架的框架横板12和框架立板11,框架立板11上开设有立板滑槽111,同时第二滑座3可滑动设置于立板滑槽111内;
升降组件2包括设置于中部框架1底端的框架横板12上的升降驱动装置21、以及连接于升降驱动装置21的升降台22;
升降驱动装置21由气缸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346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水泵搬运组合架
- 下一篇:一种集样器样品桶自动封装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