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速溶红茶负压微波提取干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34336.8 | 申请日: | 2016-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27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邓辉;陈乃富;陈存武;韩邦兴;李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皖西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F3/18 | 分类号: | A23F3/18;A23F3/2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4 | 代理人: | 丁瑞瑞 |
地址: | 23701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速溶 红茶 微波 提取 干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速溶红茶负压微波提取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红茶粉滋味清香淡雅,粉质细腻,溶解性能好,除直接饮用外,作为一种营养强化剂和天然色素添加剂,被广泛用于食品、保健品和化妆品等诸多行业,衍生了品种繁多的茶产品。传统的红茶粉制作工艺复杂,设备占地面积大,其提取与干燥工序相关性弱,生产成本较高,提取效率低下。上述问题亟需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速溶红茶负压微波提取干燥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速溶红茶负压微波提取干燥装置,包括:提取罐、干燥罐、冷凝回水装置、负压抽气装置和微波发射装置;提取罐和干燥罐呈高低位设置,冷凝回收装置设置在提取罐上,并与之流通,提取罐具有出水口和进气口,出水口位于提取罐液面下方,投料口和进气口均位于提取罐液面上方,干燥罐具有进水口、出气口和负压口,进水口通过进水管道与出水口连通,所述进水管道上设有第一控制阀,出气口和负压口均位于干燥罐液面上方,出气口通过出气管道与进气口连通,所述出气管道上设有第二控制阀,负压抽气装置通过出风管道与所述负压口连通,所述出风管道上设有第三控制阀,微波发射装置设置在干燥罐底部,其可对干燥罐内的提取液加热。
优选地,干燥罐还具有加水口,加水口位于干燥罐液面上方。
优选地,微波发射装置可相对干燥罐转动。
优选地,还包括位于干燥罐内的液位传感器。
优选地,提取罐上设有第一人口窗。
优选地,干燥罐上设有第二人口窗。
优选地,提取罐内设有用于放置碎红茶的筛网板,筛网板位于出水口上方。
优选地,提取罐和干燥罐一体成型。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提取罐内的第一温度探头。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干燥罐内的第二温度探头。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干燥罐内的压强探头。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速溶红茶负压微波提取干燥装置,将碎红茶分装在滤袋中,并将其投入提取罐内,向干燥罐内加入提取液,打开第二控制阀和第一控制阀,启动微波发射装置和冷凝回水装置,微波发射装置对干燥罐内的提取液加热,致使水分蒸发产生水蒸气,水蒸气通过进气管道进入提取罐,其上升与冷凝回流装置的冷凝管接触,并发生热交换,由气态恢复为液态,回流至提取罐内浸取茶叶,细胞内部压力超过细胞壁膨胀承受能力,细胞破裂,细胞内有效成分自由流出,得到提取液,当提取液的液位达到一定高度时,提取液通过进水管道被虹吸至干燥罐,而干燥罐内的提取液被不断地蒸发、冷凝、浸出、回流,如此重复,持续萃取茶叶中的有效成分。一段时间后,关闭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移出滤袋,启动负压抽气装置,并打开第三控制阀,干燥罐内的提取液被不断干燥,最终得到茶粉。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速溶红茶负压微波提取干燥装置,占地面积小,实现了提取与干燥的一体化,其提取温度低,提取效率高,并能够最大限度了保留活性物质,制得的速溶红茶粉香气宜人,口感较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速溶红茶负压微波提取干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速溶红茶负压微波提取干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速溶红茶负压微波提取干燥装置,包括:提取罐1、干燥罐2、冷凝回水装置3、负压抽气装置6和微波发射装置8;提取罐1和干燥罐2呈高低位设置,冷凝回收装置3设置在提取罐1上,并与之流通,提取罐1具有出水口11和进气口12,出水口11位于提取罐1液面下方,进气口12均位于提取罐1液面上方,干燥罐2具有进水口21、出气口22和负压口23,进水口21通过进水管道与出水口11连通,所述进水管道上设有第一控制阀4,出气口22和负压口23均位于干燥罐2液面上方,出气口22通过出气管道与进气口12连通,所述出气管道上设有第二控制阀5,负压抽气装置6通过出风管道与所述负压口23连通,所述出风管道上设有第三控制阀7,微波发射装置8设置在干燥罐2底部,其可对干燥罐2内的提取液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皖西学院,未经皖西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343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砖茶饼茶自动脱模成型模具
- 下一篇:一种多层酵素雪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