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元件编带立式上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133356.3 | 申请日: | 2016-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6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 发明(设计)人: | 屠国权;梁经伦;邝泳聪;欧阳高飞;何建刚;卢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德富莱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德速达精密设备有限公司;东莞理工学院;华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1F11/00 | 分类号: | B21F11/00;B21F23/00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创益专利事务所44249 | 代理人: | 李卫平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元件 立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件修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电子元件切脚装置。
背景技术
习知,带引脚的电子元件,例如电阻、电容等产品在完成前段的加工生产后, 在包装前需根据客户需求的尺寸, 将电子元件产品的引脚进行剪切处理。现有技术是:1、手工剪切电子元件引脚,效率低,剪切质量不稳定,导致剪切后的引脚长度精度较差,且无法保证长度的一致性。2、利用模具单次冲压的方式对输送带编带上的产品进行冲压将引脚切断, 单次作业效率较差, 且对产品冲击较大, 且模具刀口的保养维护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电子元件编带立式上料装置,可以连续不断的完成引脚切除的动作,剪切稳定、准确,使生产线运行更为流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电子元件编带立式上料装置,该装置具有:
一基座,该基座提供走带槽,以便电子元件编带顺着走带槽移动,走带槽具有入料口和出料口;
一整脚单元,该整脚单元分布在基座的走带槽上,靠近走带槽的入料口,给予电子元件整脚;
一光感定位单元,光感定位单元分布在基座的走带槽上,位于整脚单元后方,依据电子元件编带上的料带孔定位;
一切脚单元,该切脚单元分布在基座的走带槽上,位于光感定位单元后方,给予整脚后的电子元件切脚。
所述基座上的走带槽呈U形设计,在整脚单元的前方布设第一带料轮以及在走带槽的U形回转位布设第二带料轮,第二带料轮由马达驱动,走带槽的入料口和出料口在基座的同一侧端。
所述整脚单元具有左右压块,左右压块之间的对合端上设有给予电子元件引脚纠正整形的引脚槽,所述引脚槽为V形。
所述切脚单元具有护本体机构、夹紧部和裁切部,护本体机构给予稳固电子元件本体,夹紧部给予夹紧电子元件的引脚,裁切部切断电子元件的引脚与编带的连接;裁切部具有动刀和固定刀,动刀相对固定刀运动来剪切电子元件的引脚与编带的连接。
所述走带槽的入料口设有上料导料轮;而走带槽的出料口设有下料导料板,走带槽靠近下料导料板的一段设有防脱罩。
所述动刀连接旋转切刀柄,旋转切刀柄在气缸驱动下带动动刀作剪切动作。
所述基座上设有提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元件编带在基座的走带槽中移动,具有良好导向,传送稳定,可以连续不断的完成引脚切除的动作,使生产线运行更为流畅;并在走带槽上依次分布有整脚单元、光感定位单元及切脚单元,从而实现了对电子元件引脚形状、位置等调整,然后在剪切,达到对待剪切引脚进行定位、摆正以及精确测量,使剪切后的引脚长度符合标准尺寸,且能保证剪切后的引脚长度统一。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科学合理,投资成本低,使用及维护简便,符合产业生产利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图1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3为图1实施例的整脚单元结构放大示意图;
附图4为图1实施例的切脚单元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德富莱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德速达精密设备有限公司;东莞理工学院;华南理工大学,未经深圳市德富莱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德速达精密设备有限公司;东莞理工学院;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333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