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电墙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133306.5 | 申请日: | 2016-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14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 发明(设计)人: | 杨世恩;刘昌文;秦英哲;高民;宋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信家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H9/20 | 分类号: | F24H9/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1274 | 代理人: | 李桦 |
| 地址: | 52833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电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电墙。
背景技术
隔电墙是水电阻衰减隔离法简称。在一般的印象中,水是一种导体,与电接触十分的危险,其实,任何物体都是有电阻的,隔电墙就是利用了水本身所具有的电阻,通过对电热水器内通水管材质的选择(绝缘材料),管径和距离的确定形成隔电墙。当电热水器通电工作时,加热内胆的水即使有电,也会在通过隔电墙时被水本身的电阻衰减掉而达到将电隔离的目的,使热水器进出水两端达到几乎为零的电压和极微弱电流,从而确保热水器在使用过程中人身的安全。
现有的一种隔电墙为图1所示的结构,包括壳体01,壳体01内设有螺旋水道011,上外壳的上端端面凹设有上安装腔室,此上安装腔室内嵌设有供管体套入螺接的内丝镶件02,上外壳的下端端面凹设有下螺旋水道0112,上外壳内设有与下螺旋水道0112和上安装腔室相连通的上水道012,上外壳内位于上水道012与下螺旋水道0112之间夹装有上盖体03,上盖体03上开设有供上水道012与下螺旋水道0112相连通的通口0141,下外壳的上端端面凹设有与下螺旋水道0112相吻合的,并相连通的上螺旋水道0111,上螺旋水道0111与下螺旋水道0112构成螺旋水道011,下外壳的下端端部外套装有一供管体套接螺接的外丝镶件04,且下外壳内设有其上端与上螺旋水道0111相通,下端通至下外壳下端端面外的下水道013,且下外壳内位于下水道013与上螺旋水道0111之间夹装有下盖体05,下盖体05上开设有供下水道013与上螺旋水道0111相连通的通口051;上述上外壳与上述下外壳一体成型,上述上螺旋水道0111与上述下螺旋水道0112一体成型。
现有的隔电墙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隔电墙没有水流量传感功能,这样人在使用热水器时就不知道热水的用量,降低了用户体验,现有的隔电墙通过设置螺旋水道011虽然实现了隔电功能,但由于各地的水质不同,水的导电率也各不相同,在水导电率较大的地区使用热水器时,隔电墙并不能将水中的漏电电流降低到最低接近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隔电墙,不但具有水流量传感功能,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将热水器的漏电电流降低到最低接近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隔电墙,包括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主流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主流道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主流道内形成有螺旋水道,所述螺旋水道包括上螺旋水道和下螺旋水道,所述上螺旋水道和下螺旋水道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上开设有用于连通上螺旋水道和下螺旋水道的通孔,所述壳体、所述上螺旋水道和所述下螺旋水道一体成型,所述主流道内位于所述下螺旋水道的下方设有流量转子,所述壳体的外壁设有霍尔开关传感器,所述流量转子与所述霍尔开关传感器相配合,所述主流道内位于所述流量转子的下方设有隔电装置,所述隔电装置包括由绝缘材料制成的本体,以及形成于所述本体内且贯穿所述本体两端的迂回水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隔电墙具有如下优点:由于主流道内位于下螺旋水道的下方设有流量转子,壳体的外壁设有霍尔开关传感器,流量转子与霍尔开关传感器相配合,这样通过流量转子与霍尔开关传感器就可以使隔电墙的具有流量传感的功能,人在使用热水器时就可以根据热水流量的大小调整使用量,提升了用户的体验;又由于霍尔开关传感器是设置在壳体外壁并与流量转子相配合,这样使两者装配比较方便,便于维修。另外,由于在主流道内位于流量转子的下方还设有隔电装置,并且在其本体内设有贯穿本体两端的迂回水道,这样在螺旋水道的增加进水水道长度基础上,隔电装置的迂回水道又进一步延长了进水水道的长度,进一步增大了水电阻,能够最大限度地对热水器的漏电电流进行衰减,使之降到最低接近零,人在使用热水器时更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的一种隔电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隔电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隔电墙的过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隔电墙的隔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隔电墙的隔电装置下端面向视图(未画出与过滤网安装脚配合的安装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信家电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海信家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333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