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供电式防爆下水道井盖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32275.1 | 申请日: | 2016-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3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D29/14 | 分类号: | E02D29/14;G01L9/00;G01L19/08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6 | 代理人: | 龙玉洪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电 防爆 下水道 井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管道安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自供电式防爆下水道井盖。
背景技术
在现代城市中,为了排除污水和雨水,而在城市设置下水道,进行城市规划。
但是由于下水道相对密封,大量的城市垃圾流入到下水道会产生沼气,且由于下水道特殊的密封结构,导致沼气增多,沼气浓度不断增大,气压随之加强,当下水道沼气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明火或者火花时,将会发生爆炸,由于下水道贯通整个城市,一旦某处发生爆炸,则与该下水道连通的下水道也会受到牵连,均有可能发生爆炸,涉及范围广,危害大,安全性能低,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存在极大的威胁。
针对上述问题,人们常采用在下水道内设置沼气检测装置来实现检测,例如设置甲烷传感器,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第一,由于下水道环境恶劣,沼气检测装置容易发生损坏,造成检测结果误差大,可靠性差;第二,沼气检测装置需要实时供电,而下水道涉及范围广,沼气检测装置的供电线路复杂,供电困难;第三,当沼气检测装置发生损坏时,人们无法检测到,并且由于沼气检测装置设置位置不定,导致沼气检测装置维护更换困难。
综上所述,现有的下水道安全管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无法满足人们对城市安全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供电式防爆下水道井盖,实现自供电方式,对下水道气压数据进行检测和采集,运行可靠,使用方便,安全性能高,维护更换方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供电式防爆下水道井盖,包括井盖本体,其关键在于:在所述井盖本体的下端面上设置有气压检测装置,所述气压检测装置与气压信号处理控制模块连接,所述井盖本体的外露面上设置有自供电模块,所述自供电模块与所述气压检测装置、气压信号处理控制模块连接。
通过上述设计,自供电模块通过采集人们对井盖的压力,经压力转换成电能,向气压检测装置和气压信号处理控制模块供电,节约能源;气压检测装置设置在井盖本体的下端面上,不易与其他机构发生碰撞,也不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安全可靠,不易损坏;气压信号稳定可靠,检测数据准确。
进一步描述,所述气压检测装置包括筒状检测机构,所述筒状检测机构竖向设置在下水道井内,且所述筒状检测机构的一端与所述井盖本体的下端面连接,在所述筒状检测机构的筒腔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弹簧和推动块,所述压力传感器经所述弹簧与所述推动块连接,且所述推动块紧贴所述筒状检测机构内壁。
采用上述方案,推动块设置在筒状检测机构内,推动块受到其他环境影响小,当气压增大时,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推动块向上运动,同时弹簧压缩,致使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整个结构简单易懂,检测成本低。
再进一步描述,在所述筒状检测机构筒壁内设置有泄压孔,所述泄压孔一端穿过所述井盖本体与外界相通,所述泄压孔的另一端穿出所述筒状检测机构的内壁形成泄压口,所述泄压口开设在所述推动块自然垂下所在位置的上部。
采用上述方案,当下水道气压过大,推动快向上运动一定距离时,则下水道中的气体可通过泄压孔向外排出,以减小下水道中的气压,减小下水道不安全因素。
再进一步描述,所述气压信号处理控制模块包括压力信号处理电路和控制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经所述压力信号处理电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气压经过压力信号处理电路处理后,时信号更加准确和稳定,并且控制器可采集气压信号,进行进一步处理,提示人们下水道气压是否处于安全范围内,提高了下水道气压检测的可靠性。
再进一步描述,所述压力信号处理电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U1,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经第一电阻R1与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公共端分别经第二电阻R2和第一电容C1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依次经第三电阻R3、第二电容C2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输出端分别经第四电阻R4、第三电容C3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依次经第四电容C4、第五电阻R5与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同相输入端分别经第五电容C5和第六电阻R6接地,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端分别经第七电阻R7、第六电容C6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U2反相输入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322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