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互嵌式生态砌块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30492.7 | 申请日: | 2016-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279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丽春 |
主分类号: | E02B3/14 | 分类号: | E02B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互嵌式 生态 砌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互嵌式生态砌块。
背景技术
为建设现代化美丽新农村,整治江河环境,梳理镇村河流还绿水青山,是推进新农村河流整治的重要步骤,很多河流多年失修,从未疏浚,加上年久水土流失变窄变浅,淤泥横灌,荆棘纵横,有的河道已堵塞,有的地方鱼虾绝种,有的地方成了露天垃圾场,夏天臭气冲天,生态形势日益严峻。
目前城市河道护坡采用生态砌块取代钢筋、混凝土、石块等材料,实现以绿色植物护坡取代传统硬质水泥护坡,通过土工格栅加筋挡墙连接在一起。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生态砌块的挡水面挡水效果一般,使得生态砌块砌筑成的生态护岸抗洪强度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互嵌式生态砌块,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保持水土效果好,生态效益高,砌筑成的生态护岸的稳定性好,抗洪能力好,可供鱼类、水生植物生长,有效实现河流湖泊河提边坡水陆生态化和景观化的生态环境。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互嵌式生态砌块,包括砌块本体,砌块本体上设有鱼巢空间部,其特征在于:砌块本体的前侧对称分布有固定凸起,砌块本体的后侧设有卡槽,卡槽的长度与两个固定凸起的长度相等,砌块本体的一侧设有T型凸起,砌块本体的另一侧设有T型槽,T型凸起与T型槽相匹配,砌块本体上分别设有环形蓄水槽和弧形导流槽,环形蓄水槽连通弧形导流槽,环形蓄水槽与鱼巢空间部之间设有散水沟;该生态砌块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保持水土效果好,生态效益高,砌筑成的生态护岸的稳定性好,抗洪能力好,可供鱼类、水生植物生长,有效实现河流湖泊河提边坡水陆生态化和景观化的生态环境。
进一步,砌块本体的两侧均设有透气槽,透气槽连通鱼巢空间部,增强了透水性和透气性,水和空气能通过透气槽进入鱼巢空间部,供植物、鱼类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发挥良好的生态效益。
进一步,砌块本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填充孔,填充孔与环形蓄水槽之间设有弧形导流槽,向填充孔内填充级配碎石后可以成为鱼类产卵、避难最好的场所,提高产卵存活率,上下相邻的生态砌块之间填充孔相互贯通,雨水顺势而下,通过弧形导流槽的导向作用,将水分汇集在环形蓄水槽中,再经散水沟排入鱼巢空间部中,供鱼类、水生植物生长,生态效益高。
进一步,填充孔呈半圆形状,左右相邻两块生态砌块堆砌时形成一个完整的圆形填充孔,向该圆形填充孔内填充级配碎石,级配碎石不会随意漏出,为鱼类产卵、避难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进一步,环形蓄水槽的宽度小于散水沟的宽度,散水沟作为总排水口,将环形蓄水槽中的水分排入到鱼巢空间部中,减少水分堆积在生态砌块上或是从生态砌块的上表面溢出,提高雨水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砌块本体的前侧对称分布有固定凸起,砌块本体的后侧设有卡槽,卡槽的长度与两个固定凸起的长度相等,在前后堆砌生态砌块时,将处于后方的相邻两块生态砌块的固定凸起卡在处于前一块生态砌块的卡槽内,使得前后相邻的生态砌块不易脱开,增加生态砌块前后堆砌后的稳定性;T型凸起与T型槽相匹配,在左右堆砌生态砌块时,将一侧生态砌块的T型凸起插入相邻一侧生态砌块的T型槽内,实现左右相邻生态砌块的卡位连接,增加堆砌后整体的稳定性,增加生态砌块的抗剪强度,提高防撞性能,使上下左右的生态砌块之间形成一个柔性的整体;砌块本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填充孔,填充孔与环形蓄水槽之间设有弧形导流槽,向填充孔内填充级配碎石后可以成为鱼类产卵、避难最好的场所,提高产卵存活率,上下相邻的生态砌块之间填充孔相互贯通,雨水顺势而下,通过弧形导流槽的导向作用,将水分汇集在环形蓄水槽中,再经散水沟排入鱼巢空间部中,供鱼类、水生植物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发挥良好的生态效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保持水土效果好,生态效益高,砌筑成的生态护岸的稳定性好,抗洪能力好,可供鱼类、水生植物生长,有效实现河流湖泊河提边坡水陆生态化和景观化的生态环境。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互嵌式生态砌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砌块本体砌筑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砌块本体;2-鱼巢空间部;3-透气槽;4-固定凸起;5-卡槽;6-T型凸起;7-T型槽;8-环形蓄水槽;9-弧形导流槽;10-散水沟;11-填充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丽春,未经王丽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304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河道防护的抗洪砖
- 下一篇:一种用于保护河堤的生态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