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全语音控制的新能源电动汽车车载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29871.4 | 申请日: | 2016-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35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芮翔;陈尚严;郁瑞;麻学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速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3822 | 分类号: | H04B1/3822;G10L15/26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43 | 代理人: | 陆中丹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语音 控制 新能源 电动汽车 车载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属于汽车电子技术及汽车车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全语音控制的新能源电动汽车车载终端。
背景技术
中国存量汽车1.54亿,每年新增2000万,几乎全是非智能汽车,驾驶条件下用户有以下痛处:用户开车必须手握方向盘,眼睛关注前方道路,开车时看和操作手机和车机屏幕、接收电话、收发短信和微信等会导致车祸概率增加三倍,开车时接电话,人脑反映甚至要比酒驾还要慢30%,如何才能帮助用户在开车关注路面的同时安全的兼顾导航、电话、微信、短信?
在中国专利文献CN102404468A中 ,提出了一种通过手机语音控制汽车的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由手机接收用户输入的语音指令,对所述语音指令进行解析,并提取相应的指令码发送给汽车控制器 ;由汽车控制器接收所述指令码,对该指令码进行解析,并转换成相应的汽车控制指令,并控制汽车执行相应操作。还公开了一种通过手机语音控制汽车的系统,包括手机,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语音指令,对所述语音指令进行解析,并提取相应的指令码发送给汽车控制器;汽车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指令码,对该指令码进行解析,并转换成相应的汽车控制指令,并控制汽车执行相应操作。
上述专利文献中公开的系统,安全性能欠佳,其是通过手机接收用户输入的语音指令,以及对所述语音指令进行解析,用户在开车时还是需要使用手机,且另一方面,通用性较差,对手机性能要求较高,使用不是很便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用性好,使用安全性能高的基于全语音控制的新能源电动汽车车载终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基于全语音控制的新能源电动汽车车载终端,该车载终端包括有中央处理器单元,该车载终端还嵌装有全语音操控系统,所述全语音操控系统与所述中央处理器单元连接;所述全语音操控系统还外接有麦克风;所述全语音操控系统通过蓝牙与外部移动终端连接。
车载终端具有Android系统4.4及以上,ARM 4核,1G内存,支持连接网络;将全语音操控系统嵌装在该车载终端内,全语音操控系统与所述中央处理器单元连接,并且全语音操控系统通过蓝牙与外部移动终端连接,外部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ipad或者其他移动终端,车载终端通用性好,只要能够进行蓝牙连接的手机均能与车载终端配置;且全语音操控系统还外接有麦克风,用户语音指令直接发送给全语音操控系统,而不是通过手机,避免了用户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查看、操作手机,注意力分散而导致的安全隐患,安全性能高;采用车载终端还嵌装有全语音操控系统这种结构设置,主要是基于车辆配置需要,若是配置要求低的话,就可不嵌装全语音操控系统,提高车载终端的通用性。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车载终端通过CAN总线连接车身控制器,车身控制器用于控制灯光、空调系统和车窗;采用上述结构设置,用户通过语音可即时语音控制灯光、语音控制空调系统和语音控制车窗,方便快捷。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中央处理器单元分别连接有广播播放/切换单元、导航单元、音乐播放/切换单元和视频播放/切换单元。
采用上述结构,用户通过语音可实现广播播放/切换、地图导航、音乐播放/切换和视频播放/切换。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全语音操控系统包括有拾音器和存储器,所述拾音器经自动增益信号放大电路、低通滤波器、预加重及A/D变换电路与中央处理器单元信号输入连接。
语音经过拾音器接收,并且后续经过处理,保证了语音的有效识别,提高了全语音操控系统的性能,提高了用户的体验舒适度;存储器用于语音控制的常用语言保存,校对识别用户意图。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该车载终端还具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前端设置触摸屏显示界面;所述触摸屏显示界面两侧设置有若干个按钮和旋钮。
触摸屏显示界面用于显示语音控制状态,并且在必要情况下,可以进行触摸控制,提供用户多种选择。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外壳的后端设置有多个插接口;所述外壳的四周面上设置有多个凹陷槽。
插接口的作用在于使得车载终端与车辆进行有效链接;凹陷槽的第一个作用在于,扩大与车辆的接触面积,有助于车载终端快速散热,第二个作用在于安装车载终端时更加稳定,固定性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速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速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298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终端的卡托及移动终端
- 下一篇:移动终端及其调频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