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水型发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27752.5 | 申请日: | 2016-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56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邸建军;任海涛;宋移团;锁晓婷;高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碧海舟(北京)节能环保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K25/08 | 分类号: | F01K2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赵囡囡,吴贵明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水 发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节水型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12个贫水国家之一,淡水资源还不到世界人口均占有量的1/4。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城乡工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将迅速增长,使的本来有限的淡水资源更加紧张。因此,节约用水意义深远重大,已成为当前急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发电系统是用水大户,一座1000MW的大型电厂,每天耗水量约10万吨,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的用水量。
基于上述原因,有必要提供一种节水型发电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节水型发电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发电系统水耗过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节水型发电系统,其包括:加热装置;发电装置,发电装置的进口管路与加热装置的出口管路相连通;冷凝装置,冷凝装置的进口管路与发电装置的出口管路相连通,且冷凝装置的出口管路与加热装置的进口管路相连通;以及净化装置,净化装置的出口管路与加热装置的进口管路相连通。
进一步地,净化装置包括电解除盐器。
进一步地,净化装置还包括除氧器,除氧器与电解除盐器串联设置,且除氧器设置在电解除盐器的下游。
进一步地,净化装置还包括补偿箱,电解除盐器、除氧器及补偿箱串联设置,且补偿箱设置在除氧器的下游。
进一步地,发电系统还包括过滤器,过滤器设置在冷凝装置和加热装置之间的管路上。
进一步地,发电系统还包括循环泵,循环泵设置在加热装置和过滤器之间的管路上。
进一步地,发电装置包括:透平膨胀机,透平膨胀机的进口管路与加热装置的出口管路相连通,透平膨胀机的出口管路和冷凝装置的进口管路相连通;发电机,发电机与透平膨胀机相连接。
进一步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炉,加热炉的出口管路与发电装置的进口管路相连通,加热炉的进口管路与冷凝装置的出口管路相连通;燃烧器,燃烧器用以对加热炉进行热量供应。
进一步地,加热装置还包括烟囱,烟囱与加热炉连通。
进一步地,冷凝装置为水冷式冷凝器或者空气式冷凝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水型发电系统,该发电系统中,由于引入净化装置,使得进入发电循环回路的液态有机工质不存在腐蚀、结垢、废水排放等不安全性问题得到了有效地解决,从而使得冷凝装置中出来的冷凝液态有机工质能够重复循环利用,有效降低了有机工质能耗。与此同时,使用净化装置配合发电循环回路还能够进一步节约热能,降低了生产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的一种节水型发电系统。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10、加热装置;11、加热炉;12、燃烧器;13、烟囱;20、发电装置;21、透平膨胀机;22、发电机;30、冷凝装置;40、净化装置;41、电解除盐器;42、除氧器;50、过滤器;60、循环泵;70、补偿箱。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正如背景技术部分所介绍的,现有的发电系统存在耗水量过高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水型发电系统,如图1所示,其包括加热装置10、发电装置20、冷凝装置30以及净化装置40;发电装置20的进口管路与加热装置10的出口管路相连通;冷凝装置30的进口管路与发电装置20的出口管路相连通,且冷凝装置30的出口管路与加热装置10的进口管路相连通;净化装置40的出口管路与加热装置10的进口管路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碧海舟(北京)节能环保装备有限公司,未经碧海舟(北京)节能环保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277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轴承支承结构及航空发动机
- 下一篇:发动机可变正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