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纤回路器及光纤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27280.3 | 申请日: | 2016-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2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关明;杜文刚;刘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安捷讯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26 | 分类号: | G02B6/26;H04B10/07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5 | 代理人: | 沈晓敏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回路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纤回路器及光纤连接器。
背景技术
光纤回路器可作为回送光纤信号的媒介,尤其适用于光纤测试及网络修复。
光信号经光纤传输后,由于吸收、散射等原因引起光功率的减小,光纤损耗是光纤传输的重要指标,对光纤通信的传输距离有决定性影响。
在实际运用中,一般需要提供一定损耗的光纤回路器以进行光纤测试或网络修复。
光纤回路器一般分为单模光纤回路器及多模光纤回路器。
就单模光纤回路器而言,如需达到一定的损耗,便需要提供对应长度的光纤,而且所需损耗越大,光纤长度越长。
实际情况中,光纤所需长度均较长(可为几百米甚至几千米),如此,不仅成本高,而且使用不便,特别是光纤回路器作为测试用,由于需要使用到不同损耗的光纤回路器,便需要更换多种型号的光纤回路器,操作困难,且光纤回路器所需的安装空间较大。
现有技术中,存在一些单模光纤回路器控制损耗的其他方式。
一种方式是,单模光纤回路器通过在光纤中掺杂杂质以实现损耗控制,每一段距离的光纤损耗是固定的,因此,若要实现固定值的损耗,便需要截取固定长度的光纤,自由度较差,且所需光纤长度仍然较长。
另一种方式是直接截断光纤,让光线在截断处的空气中传播而实现损耗提高,但这种方式同时会降低回损,不利于消除回损干扰。
另外,由于单模光纤回路器插接时可容忍误差较小,越来越多会考虑使用多模光纤回路器。
而现有技术中,多模光纤回路器除了增加光纤长度外并没有其他方式实现损耗控制。
当然,这里仅以光纤回路器存在的问题为限,光通信领域中的其他结构也会存在类似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回路器及光纤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光纤回路器,包括至少一光纤及至少一衰减膜,所述衰减膜位于所述光纤的通光路径上,且所述衰减膜将所述光纤分为第一光纤段及第二光纤段,通过所述第一光纤段的第一光线经过所述衰减膜后衰减为通过所述第二光纤段的第二光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于所述第一光纤段及所述第二光纤段的相交处,所述第一光纤段具有第一耦合面,所述第二光纤段具有第二耦合面,所述衰减膜位于所述第一耦合面和/或所述第二耦合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耦合面与所述第一光纤段的横截面之间具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二耦合面与所述第一耦合面相互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耦合面处连接有第一光纤阵列,所述第二耦合面处连接有第二光纤阵列,所述第一光纤阵列与所述第二光纤阵列相互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纤回路器为MPO多模光纤回路器。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至少一光纤及至少一功能膜,所述功能膜位于所述光纤的通光路径上,且所述功能膜将所述光纤分为第一光纤段及第二光纤段,通过所述第一光纤段的第一光线经过所述功能膜后变更为通过所述第二光纤段的第二光线,所述第一光线与所述第二光线为不同光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于所述第一光纤段及所述第二光纤段的相交处,所述第一光纤段具有第一耦合面,所述第二光纤段具有第二耦合面,所述功能膜位于所述第一耦合面和/或所述第二耦合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耦合面与所述第一光纤段的横截面之间具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二耦合面与所述第一耦合面相互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功能膜为衰减膜、增幅膜、透光膜中的至少其中之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通过在光纤中设置衰减膜来实现损耗控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衰减程度的膜层以实现不同的损耗,制作方便,成本低,稳定性高,且较短的光纤便可实现各种损耗,光纤长度不受限,光纤选取自由度极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光纤连接器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光纤连接器耦合部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光纤连接器制作方法步骤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光纤回路器正视透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光纤回路器立体透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光纤回路器部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安捷讯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安捷讯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272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