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化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风扇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127031.4 | 申请日: | 2016-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59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 发明(设计)人: | 刘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御道津欣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63;H01M10/637;H01M2/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 地址: | 300203 天津市河***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化 新能源 汽车 电池 散热 风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化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风扇。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 ( 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 ) 的能源储存都需要使用高性能的 动力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因大电流的充电和放电会导致电池内部升温使电池温度超出其 正常的使用温度,甚至造成电池破裂、漏液、起火和爆炸,从而影响电池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因此在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中,往往设置有专门为电池散热的风扇及通风系统。
但是,现有的汽车电池散热风扇存在着智能化控制程度低,不方便调节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智能化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风扇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化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风扇,以解决现有的汽车电池散热风扇存在的智能化控制程度低,不方便调节的问题,一种智能化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风扇,包括电池,底板,固定座,传感器,可调节固定杆和降温装置,所述的降温装置设置在可调节固定杆的上部;所述的固定座设置在底板的上部;所述的降温装置包括挡板,连接轴,电机,控制结构,叶片和防护网,所述的电机设置在挡板的中上部,并与控制结构电性连接;所述的叶片固定在连接轴的两侧;所述的防护网固定在挡板的下部。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的控制结构包括防护壳,显示屏,报警灯,控制芯片和导线,所述的导线设置在防护壳的中下部;所述的报警灯设置在防护壳的右下部并与控制芯片电性连接;所述的控制芯片电性连接显示屏的下部。
所述的可调节固定杆采用二级伸缩杆;所述的可调节固定杆中间设置有调节螺栓,有利于方便调节降温结构与底板的高度。
所述的传感器分别设置在电池的上部和左右两侧,所述的传感器采用温度传感器有利于更好的测试电池的温度,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的控制芯片具体采用单片机芯片,有利于提高智能化控制程度。
所述的控制结构通过导线连接电机,有利于方便远距离控制控制,使用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可调节固定杆的设置,方便调节降温结构与底板的高度,通过控制结构的设置,可提高智能化控制程度,实现智能化方便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降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电池;2-底板;3-固定座;4-传感器;5-可调节固定杆;51-调节螺栓;6-降温装置;61-挡板;62-连接轴;63-电机;64-控制结构;641-防护壳;642-显示屏;643-报警灯;644-控制芯片;645-导线;65-叶片;66-防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化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风扇,包括电池1,底板2,固定座3,传感器4,可调节固定杆5和降温装置6,所述的降温装置6设置在可调节固定杆5的上部;所述的固定座3设置在底板2的上部;所述的降温装置6包括挡板61,连接轴62,电机63,控制结构64,叶片65和防护网66,所述的电机63设置在挡板61的中上部,并与控制结构64电性连接;所述的叶片65固定在连接轴62的两侧;所述的防护网66固定在挡板61的下部。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的控制结构64包括防护壳641,显示屏642,报警灯643,控制芯片644和导线645,所述的导线645设置在防护壳641的中下部;所述的报警灯643设置在防护壳641的右下部并与控制芯片644电性连接;所述的控制芯片644电性连接显示屏642的下部。
所述的可调节固定杆5采用二级伸缩杆;所述的可调节固定杆5中间设置有调节螺栓51,有利于方便调节降温结构6与底板2的高度。
所述的控制芯片644具体采用单片机芯片,有利于提高智能化控制程度。
所述的传感器4分别设置在电池1的上部和左右两侧,所述的传感器4采用温度传感器,有利于更好的测试电池1的温度,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的控制结构64通过导线645连接电机63,有利于方便远距离控制控制,使用方便。
工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御道津欣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御道津欣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270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