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SF6在线监测报警优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26305.8 | 申请日: | 2016-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32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卓静;郭曙祥;赵健;禹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华电中光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504 | 分类号: | G01N21/3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2 | 代理人: | 郭防 |
地址: | 10016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f6 在线 监测 报警 优化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线监测报警系统,特别是一种SF6在线监测报警优化系统。
背景技术
SF6气体以其优异的绝缘和灭弧性能在电力系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几乎成了中压、高压和超高压开关中使用的唯一绝缘和灭弧介质。正因为SF6气体的大量使用,其安全性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现有的SF6在线监测报警系统是针对变电站室内SF6组合电气设备、SF6绝缘气体泄漏监测的系统,但是该系统有些不足之处:每个配电室均需配置一套SF6在线监测报警主机,设备利用率比较低,投资较高;风机控制方式过于单一,必须有人值班,不能满足多个门口及监控远程启动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F6在线监测报警优化系统,该系统中多个配电室共用一套SF6在线监测报警主机,降低了投资成本,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同时该系统还增设了风机启动设备,风机启动可实现就地和遥控等多种控制方式,满足了远程监控的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SF6在线监测报警优化系统包括一套SF6在线监测报警主机、若干个配电室和变电站监控系统,所述SF6在线监测报警主机布置于主控室内。所述配电室内均安装有若干个气体探测器,所述气体探测器均通信连接于SF6在线监测报警主机,所述SF6在线监测报警主机还与变电站监控系统通信连接。所述配电室门口还设有风机控制箱和风机启动设备,所述风机控制箱经风机启动设备信号连接于SF6在线监测报警主机,风机启动设备用于控制风机的开启,方便运维人员进入配电室之前启动通风。风机控制箱上的按钮以及风机启动设备均能控制风机的开启,克服了风机控制方式过于单一的问题,能够满足多个配电室门口及监控远程启动的需要。所述气体探测器将监测到的SF6气体浓度变化量信息送往SF6在线监测报警主机的主控制器,由主控制器进行数据处理和存储,并判断启动风机等功能。该系统配置一套SF6在线监测报警主机便可以满足同一变电站内多个配电室的SF6气体泄漏监测的需求,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
前述的配电室门口还设有报警灯和红外探头,所述报警灯和红外探头均与SF6在线监测报警主机信号连接。所述红外探头利用红外吸收原理测定变电站内气体组分,分析是否有SF6气体泄露,用于测量空气中SF6泄漏气体的浓度,将信号传递给SF6在线监测报警主机的主控制器。SF6在线监测报警主机通过传输到主控制器的参数判断其所在的配电室是否需要启动相应的报警灯及风机。
前述的配电室内还设有温湿度控制器,所述温湿度控制器与SF6在线监测报警主机信号连接。SF6在线监测报警主机通过温湿度控制器的设备代号判断其所在的配电室是否需要启动相应的报警及风机。
前述的气体探测器经RS485通信连接于SF6在线监测报警主机,所述SF6在线监测报警主机经RS485通信连接于变电站监控系统。
为了提高测量参数的精确度,避免误操作,前述的气体探测器并列设置于配电室内,且间距相等。
进一步的,在保证监测功能的同时减少设备的占地面积,前述的配电室并列布置于主控室的一侧,设备配置更紧凑,降低了投资成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只有一套SF6在线监测报警主机便可满足同一变电站内多个配电室的SF6气体泄漏监测的需求,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降低了投资成本。该系统还增设了风机启动设备,可实现就地和遥控开启风机等控制方式,方便运维人员进入配电室之前启动通风。SF6在线监测报警主机能够实时得到各配电室的数据采集量,整合了监测报警联动等功能,实现了远程监控。该系统很好的满足了变电站无人值班的运行需求,便于变电站的运维和管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的含义:1-SF6在线监测报警主机,2-配电室,3-变电站监控系统,4-风机控制箱,5-风机启动设备,6-报警灯,7-红外探头,8-温湿度控制器,9-气体探测器。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华电中光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华电中光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263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终端数据传输线
- 下一篇:一种内置数字芯片的安全网线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