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子宫止血球囊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26135.3 | 申请日: | 2016-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55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远;官蕾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志远;官蕾蕾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A61B17/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7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子宫 止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主要涉及妇产科用子宫止血球囊。
背景技术:
在产妇生产过后,有些产妇回发生产后出血,遇到此种情况,如果不及时止血,可危及产妇生命。所以发现产后出血应及时止血特别是对于前置胎盘的产妇,由于胎盘位于子宫下段及子宫颈内口处,所以常常导致产后大出血,且止血困难。现有技术使用的止血球囊多为单球囊结构,它不具有定位功能,使用过程常发生移位,改变了原压迫止血位置,导致止血效果差。后又出现一种带定位囊的球囊导管,经使用发现球囊放于子宫膨胀后,对子宫下段和宫颈内口周围的肌壁及血管的吻合压迫仍然不理想,也影响止血效果。再之,遇有少数宫底出血的产妇,现有止血球囊达不到止血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子宫止血球囊,它改变了止血球囊的形状,球囊内增加了增压球囊,彻底克服了现有止血球囊的不足之处,使止血效果好,且可对宫底出血亦具有良好止血效果。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新型子宫止血球囊,包括多腔导管1和固定于导管前端的止血球囊2,止血球囊之下设有定位球囊8。止血球囊2充压后其剖面呈扇形,止血球囊内设有增压球囊5。止血球囊内之多腔导管1设有第一充 排气口3,其联通多腔导管内之第一充气管腔4′,第一充气管腔联通第一充气支管4。增压球囊内之多腔导管设有第二充排气口6,其联通多腔导管内之第二充气管腔7′,第二充气管腔联通第二充气支管7。定位球囊内之多腔导管1设有第三充排气口9,其联通多腔导管内之第三充气管腔10′,第三充气管腔联通第三充气支管10。多腔导管露出止血球囊之前端其管壁设有抽血口12,其联通多腔导管内之排血管腔13′,排血管腔联通排血支管13。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普通形状的球状球囊改为剖面呈扇形的止血球囊球囊,增大了膨胀体积,且又在扇形球囊的腔内增设了增压球囊,当扇形止血球囊止血效果不理想时,向增压球囊充压,随增压球囊充压后,压迫止血球囊内的介质,使止血球囊的止血压力增大,形状增大,使子宫受压迫面积增大,可吻合压迫到整个宫腔内壁,为了是子宫下段还是子宫底,均可有效止血。
附图说明:
附图1 本实用新型构造主视图。
附图2 本实用新型多腔导管横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和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图示表达,该新型子宫止血球囊,包括多腔导管1和固定于导管前端的止血球囊2,止血球囊之下设有定位球囊8。特征是止血球囊2充压后其剖面呈扇形,扇面部分探向宫底,扇把部分处于子宫下段。止血球囊内设有增压球囊5。止血球囊内之多腔导管1设有第一充排气口3,其联通多腔导管内之第一充气管腔4′,第一充气管腔联通第一 充气支管4。增压球囊5内之多腔导管设有第二充排气口6,其联通多腔导管内之第二充气管腔7′,第二充气管腔联通第二充气支管7。定位球囊8内之多腔导管设有第三充排气口9,其联通多腔导管内之第三充气管腔10′,第三充气管腔联通第三充气支管10。多腔导管露出止血球囊之前端其管壁设有吸血口12,其联通多腔导管内之排血管腔13′,排血管腔联通排血支管13。第一、二、三充气支管管口设有塞堵11。抽排血支管连接负压吸引装置。
使用时,将多腔导管从阴道插入子宫,先给止血球囊注水或充气,待膨胀,经牵拉不动,说明止血球囊在宫内,然后给定位球囊注水或充气,待膨胀,经前推后拉不动,说明子宫颈口处于定位球囊与止血球囊之间,卡住定位。经抽取宫内血液,至无血液抽出,说明止血效果好,待一定止血时间止住出血将导管抽出。若止血过程经抽取宫内血液一直有血液抽出,说明止血不完全,此时可向增压球囊注水或充气,实施增压止血,继续抽取宫内血液,至无血液抽出,说明止血成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志远;官蕾蕾,未经李志远;官蕾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261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