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焊缝一次成型的水冷强制成型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25506.6 | 申请日: | 2016-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67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吴洁;王刚;李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9/16 | 分类号: | B23K9/16;B23K9/32 |
代理公司: | 沈阳技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21205 | 代理人: | 赵越 |
地址: | 11004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焊缝 一次 成型 水冷 强制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接模块,特别是涉及一种立焊缝一次成型的水冷强制成型模块。
背景技术
大型钢结构立焊缝的焊接,长期以来一直采用手工电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和埋弧自动焊。这三种焊接方法都是靠多层多道焊接来完成立焊缝的焊接,费工费时效率低,焊接质量难以掌控,工人劳动强度也大。
要实现立焊缝一次焊接成型的焊接技术,在焊接过程中关键技术是如何实现形成焊接熔池和熔池铁水冷凝成型,而要突破此项关键技术,一次成型焊接模块就是关键部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焊缝一次成型的水冷强制成型模块,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立焊缝一次焊接成型,这样,可以控制焊缝质量,保证焊缝外形均匀,提高焊缝强度和焊接效率,改善焊接工人的工作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立焊缝一次成型的水冷强制成型模块,所述模块包括凹槽,接触面,焊接缺口,进气孔,沟槽,出水孔,进水孔和冷却水通道;成型模块呈长方体;模块的主工作面制有工作接触面、焊接缺口和成型凹槽,模块主工作面与被焊接的钢板焊缝坡口接合;焊枪从模块的焊接缺口介入,焊丝导入焊缝焊点;焊接缺口的侧面设有一个通孔,该通孔为焊接保护气体的进气孔,焊接保护气体管道从模块的背面上方接入此进气孔中,模块靠下方的内部设置一个冷却水通道,该冷却水通道与出水孔和进水孔相通,模块的背面中间还设置“工”字形凹槽,外部装置接触此凹槽与模块施压力紧贴钢板。
所述的一种立焊缝一次成型的水冷强制成型模块,所述凹槽为上下两部分,上面一端开设一个长方体凹槽,该长方体凹槽为焊接缺口。
所述的一种立焊缝一次成型的水冷强制成型模块,所述成型凹槽为圆弧形凹槽,横截面的圆弧弦长应该与被焊接件的焊缝宽度相等。
所述的一种立焊缝一次成型的水冷强制成型模块,所述冷却水通道分别与出水孔和进水孔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效果是:
采用此模块进行焊接,焊接的焊缝不仅具有外形均匀、成型较快的优点,还具有较高焊缝强度和焊接效率,同时改善焊接工人的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图1立焊缝一次焊接成型水冷强制成型模块正面结构图;
图2立焊缝一次焊接成型水冷强制成型模块背面结构图;
图3立焊缝一次焊接成型水冷强制成型模块焊接熔池图;
图4立焊缝一次焊接成型水冷强制成型模块焊接过程图。
图中数字标号的含义:1—块体,2—成型凹槽,3—接触面,4—缺口,5—进气孔,6—沟槽,7—出水孔,8—进水孔,9—冷却水通道,10—焊枪,11—被焊接钢板,12—焊丝,13—熔池铁水,14—紫铜挡排,15—成型焊缝, 16—起弧楔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由成型凹槽2,接触面3,焊接缺口4,进气孔5,沟槽6,出水孔7,进水孔8和冷却水通道9组成。焊接工作时,由成型凹槽2,接触面3、紫铜挡排15以及被焊接钢板11坡口组成焊接熔化区。 依靠出水孔7、冷却水通道9和进水孔8组成冷却系统,在冷却水的作用下,可以将焊接熔化区的熔池铁水13逐渐实现焊缝铁水的冷凝和成型,转变为成型焊缝。
成型模块呈长方体。模块的主工作面(正面)制有工作接触面、焊接缺口和成型凹槽,通过模块主工作面与被焊接的钢板焊缝坡口接合形成封闭的焊接燃烧区。焊枪从模块的焊接缺口介入并将焊丝导入焊缝焊点。焊接缺口的侧面设有一个通孔,该通孔为焊接中保护气体的进气孔,焊接中保护气体管道从模块的背面上方接入此进气孔中,形成保护气体通道,保护气体CO2由此通道进入并保护焊接熔池。模块靠下方的内部设置一个冷却水通道,该冷却水通道与出水孔和进水孔相通,模块依靠这个冷却水通道对模块和焊缝进行冷却。模块的背面中间还设置“工”字形凹槽,外部装置通过此凹槽向模块施加压力使之工作面紧贴钢板,同时也保证模块沿着焊缝向焊接方向进行自下向上的竖直移动。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模块主体以纯紫铜为原料;其结构由块体1,成型凹槽2,接触面3,缺口4,进气孔5,沟槽6,出水孔7,进水孔8和冷却水通道9所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大学,未经沈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255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建设中使用的电气设备保护箱
- 下一篇:一种电缆防盗报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