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体式开关插座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22527.2 | 申请日: | 2016-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2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李瑞铁;邹果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湖渊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70 | 分类号: | H01R13/70;H01R13/717;H01R13/02;H01R13/6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开关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座,特别指的是一种连体式开关插座。
背景技术
市场上现有的独立开关插座,开关与开关都是通过导线焊接方式连接于一体的,每个独立开关与插座上对应插位的单个火线插套也是通过焊接来连接,每个开关的指示灯也是通过导线与插座零线插套焊接来连接,这样的工艺生产起来非常麻烦而且可靠性比较低,生产效率也比较低下,成本相对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1.通过连续模对铜片的一体式成型出来的开关铜带来替代串联开关的导线焊接方式,直接将火线铜带装配到多个开关上来串联起来,并将单个的火线插套在开关的生产过程中装配到开关上,形成开关模组,避免了焊接;2.通过连续模对铜片的一体式成型出来的零线铜带来替代连接开关指示灯的导线及插座零线铜套;3.通过将开关模组、零线铜带、地线铜带和塑胶件组合起来形成插座内部结构的标准模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插座外壳和安装在插座外壳内部的插座模组。
所述外壳的上表面设置有最少2个插位和对应于每个插位的独立开关按键。
所述插座模组包括安装在插座外壳内部后侧的一体式成型的火线铜带,安装在插座外壳底部内侧的一体式成型的零线铜带,以及间隔在火线铜带和零线铜带之间的一体式成型的地线铜带,设置在插座外壳内底部的地线插口、火线插口和零线插口。
所述火线铜带上均匀串联着个以上的独立开关,所述每个独立开关的前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火线插套和一个指示灯弹片,所述独立开关的顶部安装有独立开关按键,所述独立开关按键的下面安装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的灯光可以透过半透明的独立开关按键向上发出亮光。
所述零线铜带上均匀串联着个以上的零线插套,所述每个零线插套的前端分别设置有一个零线插针。
所述地线铜带上均匀串联着个以上地线插套,所述每个地线插套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地线支架,所述地线支架嵌入在地线插口、火线插口和零线插口的中部,所述每个地线支架的顶部设置有一个容槽,所述地线铜带容置在这个容槽内,所述地线插套安装在对应的地线插口内。
所述火线插套分别安装对应的火线插口内,所述零线插套分别安装在对应的零线插口内,所述零线插针分别安装在对应的指示灯弹片内。
所述指示灯的火线端与独立开关的下位电连接,其零线端与指示灯弹片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体式成型的火线插套与火线铜带装配到开关上来实现串联,形成了开关模组,通过将开关模组、零线铜带、地线铜带和塑胶件组合起来形成插座内部结构的标准模组。
本实用新型各独立开关之间通过一体式成型的火线铜带来连接,指示灯与零线插针之间,开关与火线插套之间都采用接插的形式,取代了生产工艺复杂、效率低下和使用可靠性差的导线焊接方式的电联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一体式成型出来的火线插套与火线铜带装配到开关上来实现串联,形成了开关模组;通过将开关模组、地线铜带、零线铜带和塑胶件组合起来形成插座内部结构的标准模组,此标准模块代替原有繁琐的导线焊接来降低工艺难度,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插孔形式不局限全长方孔形,也适用于插座/转换器标准内的所有孔形,开关的形式不局限于图示的开关)。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插座模组的正面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插座模组的背面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插座外壳1和安装在插座外壳1内部的插座模组2。
所述外壳1的上表面设置有最少2个插位和对应于每个插位的独立开关按键11。所述插座模组2包括安装在插座外壳1内部后侧的火线铜带22,安装在插座外壳1底部内侧的零线铜带26,以及间隔在火线铜带22和零线铜带26之间的地线铜带27,设置在插座外壳1内底部的地线插口23、火线插口25和零线插口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湖渊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湖渊电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225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