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式无线通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21135.4 | 申请日: | 2016-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176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9 |
发明(设计)人: | 顾爱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盛世十月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3822 | 分类号: | H04B1/38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无线通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车载式无线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工业的长足进步是以电子技术(特别是计算机、集成电路技术)为动力而实现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汽车电子技术进入了其发展的第三个阶段,这是对汽车工业的发展最有价值、最有贡献的阶段,也将是优化人—汽车—环境的整体关系最为重要的阶段。超微型磁体、超高效电机及集成电路的微型化,为集中控制汽车提供了基础(例如制动、转向和悬架的集中控制以及发动机和变速器的集中控制);同时,智能化集成传感器和智能执行机构将付诸应用,数字式信号处理方式将应用于声音识别、安全碰撞、适时诊断和导航系统等。采用电子技术是解决汽车所面临的诸多技术问题的最佳方案。
汽车电子产品与系统的发展趋势是:车载局域网将逐步替代单独控制器;车载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将有显著提高。多媒体显示系统将为驾驶者提供更多的相关信息,包括图像信息。声音识别技术可望在近几年内有重大突破,并应用于汽车领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实用性强、使用方便的车载式无线通信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主供电单元、总接口、主机、后视镜数据模块、PC管理模块、音响管理单元、CAN总线驱动单元、ISP接口;所述的主机包含MCU、GSM模块、语音合成模块、音效处理单元;所述的MCU与GSM模块、语音合成模块连接,GSM模块、语音合成模块与音效处理单元连接;所述的GSM模块与PC管理模块连接,PC管理模块与总接口连接;所述的MCU与后视镜模块、CAN总线驱动单元、ISP接口连接,后视镜数据模块包含端口驱动单元、键盘接口、后视镜接口,端口驱动单元与键盘接口、后视镜接口连接,音效处理单元与音响管理单元连接,键盘接口、后视镜接口、音响管理单元与总接口连接,总接口与主供电单元、CAN总线驱动单元、ISP接口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后视镜数据模块与后视镜硬件模块连接;所述的后视镜硬件模块包含后视镜、主控单元、主机供电单元、LED显示驱动、遥控接收器、温度探头、LED显示屏、键盘;所述的主控单元与后视镜、主机供电单元连接,键盘与遥控接收器连接,遥控接收器、温度探头与主控单元连接;所述的后视镜与LED显示驱动连接,LED显示驱动与LED显示屏连接;所述的后视镜、主控单元、主机供电单元与总接口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主供电单元上连接有过热保护单元。
作为优选,所述的MCU还与功率放大模块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LED显示屏为12位LED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由汽车配电箱产生的12V直流电给后视镜与主机供电,由外界温度的变化,由温度传感器通过单片机控制继电器的通断控制主机的供电。正常接听电话时,首先由GSM模块通过UART接口向单片机发送AT指令,单片机接到来电号码则判断是不是看门狗芯片中预存的八个电话号码中的一个,若是则发送显示数据到后视镜显示来电号码与姓名,同时该数据经过单片机加工处理后通过UART接口向语音合成芯片传送经过语音合成后转化为模拟声音信号经过功放最后由汽车音响放出或由耳机放出,若振铃连续八次无人接听则自动接听。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载式无线通信装置,司机在驾驶汽车的过程中不用为接听手机而分神烦恼,只需通过汽车后视镜上的显示屏上的来电显示判断是否要接听电话,不需进行任何操作,只要耐心等待几秒钟或者按下无线键盘上的接听键,就可以通过汽车音响听到对方的说话声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机原理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后视镜硬件模块原理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主供电单元1、总接口2、MCU 3、GSM模块4、语音合成模块5、端口驱动单元6、键盘接口7、后视镜接口8、PC管理模块9、音效处理单元10、音响管理单元11、CAN总线驱动单元12、ISP接口13、过热保护单元14、后视镜15、主控单元16、主机供电单元17、LED显示驱动18、遥控接收器19、温度探头20、LED显示屏21、键盘22。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盛世十月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盛世十月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211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