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面状照明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120800.8 | 申请日: | 2016-10-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2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 发明(设计)人: | 中山大辅;吉田隆人;岛冈怜史;山田灯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蓓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舒艳君,王培超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面状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装置中,作为液晶显示面板的背光灯,使用面状照明装置。特别是将LED等发光元件与导光板组合而成的侧光式的面状照明装置广泛用于手机等小型便携式信息设备等(例如专利文献1)。
在这样的面状照明装置中,公知在导光板的入光端面附近会产生由位于各LED的前方的明部和相邻的LED之间的暗部形成的亮度不均。为了消除这样的亮度不均,公开了一种面状照明装置,其在导光板的入光端面具备用于对光进行扩散的入光棱镜(例如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35472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26138号公报
为了实现照明品质更高的面状照明装置,谋求一种进一步抑制产生于导光板的入光端面附近的亮度不均的技术。不管是从正面(垂直于导光板的主表面的方向)观察的情况,还是从倾斜方向观察的情况,均谋求抑制亮度不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状况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状照明装置,即使在从倾斜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也可抑制产生于导光板的入光端面附近的亮度不均。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并实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多个发光元件;导光板,其具有供从上述多个发光元件射出的光入射的入光端面、和与上述入光端面交叉的两个主表面,在上述两个主表面中的至少任一方形成有将俯视形状呈近似椭圆的多个凸部以对齐长轴方向的状态排列的光扩散部,并且从上述两个主表面中的至少任一方射出被入射的上述光;第一取向控制部件,该第一取向控制部件配置于与上述导光板的射出上述光的主表面垂直的方向,在该第一取向控制部件的主面形成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棱镜;以及第二取向控制部件,该第二取向控制部件配置于上述导光板与上述第一取向控制部件之间,在该第二取向控制部件的主面形成有沿与上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延伸的多个棱镜,上述光扩散部的上述凸部的长轴方向相对于上述第一方向所形成的角在25°以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方向相对于上述导光板的入光端面所形成的角在40°以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凸部的高度在5μm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凸部的长径相对于短径的比在3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扩散部在上述导光板的上述主表面设置于上述入光端面的附近。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多个发光元件;导光板,其具有供从上述多个发光元件射出的光入射的入光端面、和与上述入光端面交叉的两个主表面,在上述两个主表面中的至少任一方形成有将俯视形状呈近似椭圆的多个凸部以对齐长轴方向的状态排列的光扩散部,并且从上述两个主表面中的至少任一方射出被入射的上述光;第一取向控制部件,该第一取向控制部件配置于与上述导光板的射出上述光的主表面垂直的方向,在该第一取向控制部件的主面形成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棱镜;以及第二取向控制部件,该第二取向控制部件配置于上述导光板与上述第一取向控制部件之间,在该第二取向控制部件的主面形成有沿与上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延伸的多个棱镜,上述光扩散部的上述凸部的长轴方向相对于上述第一方向倾斜。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抑制产生于导光板的入光端面附近的亮度不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的示意分解立体图。
图2是表示从主表面侧拍摄形成有光扩散部的主表面的显微镜照片的示意图。
图3a、图3b是表示图2的X-X线剖面以及Y-Y线剖面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取向控制部件的棱镜的棱线相对于导光板的入光端面的角度与光扩散部的凸部的长轴相对于导光板的入光端面的角度的关系的图。
图5是对亮度不均的测定方法进行说明的图。
图6是表示凸部的长轴的角度与反转率的关系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取向控制部件的棱镜的棱线相对于导光板的入光端面的角度与光扩散部的凸部的长轴相对于导光板的入光端面的角度的关系的图。
图8是表示凸部的长轴的角度与反转率的关系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蓓亚株式会社,未经美蓓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208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