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触碰式漏电保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20749.0 | 申请日: | 2016-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72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计照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海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3/32 | 分类号: | H02H3/32;H02H3/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34 | 代理人: | 徐萍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触碰式 漏电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触碰式漏电保护器。
背景技术
漏电保护器,简称漏电开关,又叫漏电断路器,主要是用来在设备发生漏电故障时以及对有致命危险的人身触电保护,具有过载和短路保护功能,可用来保护线路或电动机的过载和短路,亦可在正常情况下作为线路的不频繁转换启动之用;通过将漏电保护器串接于电路中,以达到保护线路的效果;而现在一般的漏电保护器一般没有保护外壳,如果接线处线胶破裂或者线胶老化,使电线裸露,当人不小心误触则很有可能出现触电危及生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触碰式漏电保护器,具备自带保护壳,防止触碰的优点,解决了普通的漏电保护器容易误触,造成伤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触碰式漏电保护器,包括漏电保护器主体,且漏电保护器主体由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组成,所述第一主体的正面设置有保护开关,所述第一主体正面的上侧和下侧均设置有螺纹孔,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丝钉,所述第二主体正面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置有试验按钮和复位按钮,所述第二主体的底部开设有固定孔和接线槽,所述漏电保护器主体的表面安装有保护壳。
优选的,所述保护壳包括旋转外壳,所述第一主体的左侧面和第二主体的右侧面均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旋转外壳内壁的两侧面均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旋转外壳通过连接孔与转轴活动连接,所述旋转外壳的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保护开关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保护壳包括滑套,所述漏电保护器主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道,所述漏电保护器主体的正面的上侧开设有第二滑道,所述滑套内壁分别设置有与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相匹配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滑套通过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与漏电保护器主体滑动连接,所述滑套的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和保护开关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保护开关、旋转外壳和滑套的表面均设置有PVC塑料层。
优选的,所述旋转外壳的旋转范围为0-90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保护壳,将漏电保护器原本裸露在外的接线处包裹起来,在需要时可通过打开保护壳使其露出,通过将接线处包裹起来,从而避免了人不小心误触漏电保护器,避免了危险。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使保护开关裸露,从而使漏电保护器使用时可以正常拉下或者合上保护开关,安全并且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漏电保护器主体、101第一主体、102第二主体、2螺丝钉、3保护开关、4试验按钮、5复位按钮、6固定孔、7接线槽、8保护壳、801旋转外壳、802转轴、803连接孔、804第一通孔、805滑套、806第一滑道、807第二滑道、808第一滑块、809第二滑块、810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海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海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207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