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折叠椅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20018.6 | 申请日: | 2016-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81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戴章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章寅 |
主分类号: | A47C1/14 | 分类号: | A47C1/14;A47C4/30 |
代理公司: | 温州市品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47 | 代理人: | 程春生 |
地址: | 31561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折叠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椅子,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折叠椅。
背景技术
户外游玩时人们会选择一些椅子就坐,沙滩椅便是其中之一,这种沙滩椅分为木质和便携式;木质的较为笨重,一般为公共使用,固定设置,由于常年风吹日晒而且保养又欠佳,而且椅面脏了也得不到清理,所以人们在游玩的时候更多的选用可以拼装的便携式沙滩椅。
目前,这类沙滩椅由骨架和椅面组成;骨架的各支撑管或支撑杆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这种沙滩椅没有扶手,舒适度较差;而且每次安装拆卸需要拧大量的螺栓,对于儿童和老年人来说,拧螺栓具有一定困难,并且螺栓多了容易搞错;携带时候需要将扳手等物品一同携带,螺栓容易丢失,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沙滩椅舒适度差、拆卸安装费事、携带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便携式折叠椅,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折叠椅,包括中轴管;所述中轴管的两端由外到内依次设有对称分布的衬管套、长衬管、后脚管和座面管;所述衬管套内设有扶手管,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宽口衬管盖和窄口衬管盖;所述长衬管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外套接的靠背弯管和前脚管;所述靠背弯管的上面设有通过短衬管连接的靠背管;所述靠背管的上面设有圆头大拉绳扣;所述后脚管的上面和座面管的下面分别设有小拉绳扣;所述后脚管和前脚管的下面分别设有脚套。
所述靠背管与座面管之间设有椅面;所述靠背管或靠背弯管上套有高度与扶手管顶部高度持平的衬管;所述衬管与扶手管顶部之间设有扶手。
进一步的,所述前脚管和后脚管的夹角在75°-90°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长衬管、后脚管和座面管与中轴之间贯穿插接,所述衬长衬管、后脚管和座面管的管口与中轴管的插口之间分别设有相对应的颜色,在安装的时候直接根据相同颜色进行插接,不需要对管的类型进行区分。
进一步的,所述扶手管在衬管套内滑动套接,通过宽口衬管盖和窄口衬管盖进行定位和固定,所述扶手管靠近衬管套的一端设有刻度标尺。
进一步的,所述扶手通过一个套头与扶手管连接,所述套头向两侧延伸,延伸方向为中轴管的径向方向,以此来增加扶手的宽度,所述扶手的宽度为8-12cm,所述扶手的中间和椅面采用弹性网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设有扶手提高舒适度,可以快速安装拆卸,可以在背包中携带,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沙滩椅舒适度差、拆卸安装费事、携带不方便的技术问题使用不方便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骨架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骨架结构示意后视图。
图中:1、长衬管 2、扶手管 3、圆头大拉绳扣 4、靠背管 5、短衬管 6、靠背弯管 7、宽口衬管盖 8、衬套管 9、窄口衬管盖 10、后脚管 11、脚套 12、中轴管 13、小拉绳扣 14、前脚管 15、座面管 16、椅面 17、衬套 18、扶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根据图1,一种便携式折叠椅,包括中轴管12;所述中轴管12的两端由外到内依次设有对称分布的衬管套8、长衬管1、后脚管10和座面管15;所述衬管套8内设有扶手管2,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宽口衬管盖7和窄口衬管盖9;所述长衬管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外套接的靠背弯管6和前脚管14;所述靠背弯管6的上面设有通过短衬管5连接的靠背管4;所述靠背管4的上面设有圆头大拉绳扣3;所述后脚管10的上面和座面管15的下面分别设有小拉绳扣13;所述后脚管10和前脚管14的下面分别设有脚套11。
所述靠背管4与座面管15之间设有椅面16;所述靠背管4或靠背弯管6上套有高度与扶手管顶部高度持平的衬管17;所述衬管17与扶手管2顶部之间设有扶手18。
所述前脚管14和后脚管10的夹角在75°-90°之间。
所述长衬管1、后脚管10和座面管15与中轴管12之间贯穿插接。可以实现快速拆卸和安装,便于携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章寅,未经戴章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200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