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物理按键的一键应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18501.0 | 申请日: | 2016-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54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朱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智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14 | 分类号: | G06F1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李相雨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物理 按键 应急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理按键的一键应急设备。
背景技术
应急容灾的前身是容灾备份,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当时国外部分公司就开始对自己的重要数据进行备份保护,以纸质媒体为多,电子数据只有一小部分,将其副本放置在另一个相对安全的地点存放,防止灾难事故对数据的损坏,这便是容灾备份的雏形。
国家相关部门借鉴国外的容灾备份理念,对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十分重视,先后出台了多项有关信息安全保障措施,信息系统安全和应急容灾已经引起了国家、社会、企业的高度重视,应急容灾业务的发展是政府、企事业单位保持业务连续运作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的需要和政策法规的要求,是市场发展的必然。
数据容灾备份几乎代表着信息安全,自2007年之后,国内数据安全的命脉竟几乎全部掌握在了国外产品的手中,这种潜在的威胁将是致命的。当年美伊战争时,伊拉克从法国买的防空系统打印机都被美国植入了木马芯片,以至于在后来的“沙漠行动”中,美国飞行员像在家里玩电子游戏一样自由自在地来来去去。前车之辙,后人之鉴。对此我们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这一点上美国已经早早的在抵制我国的华为、中兴产品,认为这些产品威胁到了他们的信息安全。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的应急设备操作复杂,需要操作人员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才能在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及时进行应急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由于现有的应急设备操作复杂,需要操作人员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才能在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及时进行应急处理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基于物理按键的一键应急设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基于物理按键的一键应急设备,包括:按钮、微控制单元和串行通讯端口;
所述按钮和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设于一键应急设备的外表面,用于将所述按钮对应的处理信号发送至所述微控制单元;
所述微控制单元和所述串行通讯端口连接,设于所述一键应急设备内部,用于根据所述处理信号生成控制指令,并将所述控制指令和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备份对象发送至所述串行通讯端口;
所述串行通讯端口设于所述一键应急设备的外表面,用于将所述控制指令和所述备份对象转发至应急容灾服务器。
可选地,还包括:指示灯;
所述指示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设于所述一键应急设备的外表面,用于根据所述微控制单元发送的故障信号进行显示;
其中,所述故障信号为被保护机发生故障的信号。
可选地,所述按钮为若干个;
若干个按钮分别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设于一键应急设备的外表面,用于将按钮对应的处理信号发送至所述微控制单元。
可选地,所述指示灯为若干个;
若干个指示灯分别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设于所述一键应急设备的外表面,用于根据所述微控制单元发送的故障信号对应进行显示,以表示不同的故障。
可选地,所述若干个按钮与所述若干个指示灯一一对应。
可选地,还包括:外壳;
所述外壳用于设置所述按钮、所述指示灯、所述串行通讯端口和所述微控制单元;
其中,所述按钮、所述指示灯和所述串行通讯端口分别设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所述微控制单元设于所述外壳的内部。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按钮将对应的处理信号发送至所述微控制单元,通过微控制单元生成控制指令,并通过串行通讯端口将控制指令和备份对象转发至应急容灾服务器。将应急处理的操作按钮化、直观化,使得应急处理操作不需要依赖复杂设备的操作,大大简化操作人员的操作流程,大大减低应急容灾的使用门槛,显著减少应急时的间隔时间,更好地保障业务持续运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物理按键的一键应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物理按键的一键应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智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智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185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芯片垂直并联方式的二极体封装结构
- 下一篇:识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