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主动抑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117950.3 | 申请日: | 2016-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85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兵;谢峤峰;彼得·沃兰斯基;格热戈日·茹塔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2C3/00 | 分类号: | A62C3/00;A62C35/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87 | 代理人: | 张向琨 |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主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及化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主动抑爆系统。
背景技术
在大部分油气及化工企业中,管道是可燃气体的主要输送形式,由于管道具有圆长的特性,其中管道内部任何一处出现火源,就会导致局部燃烧火焰沿着管道加速传播,并在极短的时间内转变为爆轰,从而造成巨大的危害。因此研究管道中的可燃气体防爆抑爆技术一直是人类探索的目标。同时在煤矿的矿井和谷物储存仓库的升降通道等类似管道结构的地方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动抑爆系统,其能快速抑制爆炸事故的发生,可靠性高、应用范围广且耗费成本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主动抑爆系统,其设置在通道内,包括:感应装置,固定于通道内并用于感应通道内的爆燃信号或爆轰信号;第一激波管,内部装有爆炸物,设置在感应装置下游并连通于感应装置,且第一激波管内部的爆炸物在感应装置感应到爆燃信号或爆轰信号时能够被感应装置点燃而产生管内定向爆炸;以及第一抑爆物释放装置,内部装有抑爆物,设置在第一激波管下游并连通于第一激波管,且第一抑爆物释放装置内部的抑爆物在第一激波管内部的爆炸物爆炸时能够被释放出来从而对通道内的爆燃或爆轰产生抑制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主动抑爆系统中,当通道内产生有爆燃信号或爆轰信号时,感应装置能够及时感应到该信号并迅速将第一激波管内部的爆炸物点燃,从而在第一激波管内产生定向爆炸并触发第一抑爆物释放装置的起爆口,以将第一抑爆物释放装置内部的抑爆物释放出来,从而防止了通道内发生爆炸事故。这种主动抑爆系统完全独立,无需任何电源或电子控制装置即可自行启动工作,且工作时快速、高效、可靠性高。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主动抑爆系统应用范围广,耗费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主动抑爆系统的简化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的A-A线切分后的截面图;
图3是沿图1中的B-B线切分后的截面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 感应装置
2 第一激波管
3 第一抑爆物释放装置
4 第二激波管
5 第二抑爆物释放装置
6 保护网
T 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主动抑爆系统。
参照图1至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主动抑爆系统设置在通道T(流通有可燃混合气、粉尘、空气或其他氧化剂混合物)内,其包括:感应装置1,固定于通道T内并用于感应通道T内的爆燃信号或爆轰信号;第一激波管2,内部装有爆炸物,设置在感应装置1下游并连通于感应装置1,且第一激波管2内部的爆炸物在感应装置1感应到爆燃信号或爆轰信号时能够被感应装置1点燃而产生管内定向爆炸;以及第一抑爆物释放装置3,内部装有抑爆物,设置在第一激波管2下游并连通于第一激波管2,且第一抑爆物释放装置3内部的抑爆物在第一激波管2内部的爆炸物爆炸时能够被释放出来从而对通道T内的爆燃或爆轰产生抑制作用。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主动抑爆系统中,当通道T内产生有爆燃信号或爆轰信号时,感应装置1能够及时感应到该信号并迅速将第一激波管2内部的爆炸物点燃,从而在第一激波管2内产生定向爆炸并触发第一抑爆物释放装置3的起爆口,以将第一抑爆物释放装置3内部的抑爆物释放出来,从而防止了通道T内发生爆炸事故。这种主动抑爆系统完全独立,无需任何电源或电子控制装置即可自行启动工作,且工作时快速、高效、可靠性高。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主动抑爆系统应用范围广,耗费成本低。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主动抑爆系统中,当通道T内产生爆燃时,爆燃信号可为从感应装置1上游传来的爆燃火焰,也可为爆燃压力波。在这里补充说明的是,爆燃时通道T内产生的爆燃压力波在沿通道T传递过程中压力变化较小,感应装置1通常最先能够感应到爆燃火焰而非爆燃压力波的这种压力变化。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主动抑爆系统中,当通道T内产生爆轰时,爆轰信号可为从感应装置1上游传来的爆轰压力波,也可为爆轰火焰。在这里补充说明的是,爆轰时通道T内产生的爆轰压力波在沿通道T传递过程中压力急剧变化,感应装置1通常最先能够感应到爆轰压力波的这种压力骤变而非爆轰火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179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线路终端及光网络单元
- 下一篇:一种新型公路隧道灭火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