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池塘水可循环过滤的整体养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17440.6 | 申请日: | 2016-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4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蔡玲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观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C02F3/3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200125 上海市奉贤***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池塘 循环 过滤 整体 养殖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池塘水可循环过滤的整体养殖方法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集装箱水产养殖装置,大多在集装箱内设置养殖水净化系统,需要占用养殖容器内的空间,且耗能严重。同时,集装箱内设置的养殖水净化系统在对养殖水进行净化后,有排出物需要进行处理,不利于节能减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池塘的自然净化能力对养殖水进行净化处理的池塘水可循环过滤的整体养殖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池塘水可循环过滤的整体养殖系统,包括位于池塘一侧设置的养殖容器、位于养殖容器一端伸入池塘内水面下方的进水管和位于养殖容器另一端的出水结构,还设有伸入养殖容器内的进气管,池塘一侧还设有一沉淀系统,养殖容器的尾端设有出水结构,养殖水通过出水结构排至沉淀系统进行多级沉淀去除悬浮颗粒后排入池塘。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沉淀系统为多个相通且延伸至池塘的沉淀池,各沉淀池的池口高度依次降低。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养殖容器内的底部设有若干与进气管相通的纳米曝气盘,与进气管相连设有一备用风机。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出水结构包括分别伸入养殖容器底部左侧的左出水管和伸入养殖容器底部右侧的右出水管,养殖容器外设有与左出水管和右出水管相连的总出水管。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总出水管为倒置的U型,U型的总出水管下方的两侧间设置连接管,连接管和左出水管、右出水管上均设置有阀门,总出水管的顶端还设有一开口。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养殖容器的顶部设有若干可开启的盖板。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养殖容器的底部设有一倾斜平面,出水结构位于倾斜平面的最低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此池塘水可循环过滤的整体养殖系统将池塘水抽入养殖容器内进行养殖,并将养殖水进行沉淀系统去除悬浮颗粒后,排入池塘内通过池塘的净化功能进行净化,形成人工养殖和天然的水处理系统,极利于节能减排,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池塘水可循环过滤的整体养殖系统,包括位于池塘10一侧设置的养殖容器20、位于养殖容器20一端伸入池塘10内水面下方的进水管和位于养殖容器20另一端的出水结构,还设有伸入养殖容器20内的进气管,池塘10一侧还设有一沉淀系统30,养殖容器20的尾端设有出水结构,养殖水通过出水结构排至沉淀系统30进行多级沉淀去除悬浮颗粒后排入池塘10。
此池塘水可循环过滤的整体养殖系统将池塘水抽入养殖容器20内进行养殖,并将养殖水进行沉淀系统30去除悬浮颗粒后,排入池塘10内通过池塘10的净化功能进行净化,形成人工养殖和天然的水处理系统,极利于节能减排,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沉淀系统30为多个相通且延伸至池塘10的沉淀池,各沉淀池的池口高度依次降低。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养殖容器20内的底部设有若干与进气管相通的纳米曝气盘,与进气管相连设有一备用风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出水结构包括分别伸入养殖容器20底部左侧的左出水管和伸入养殖容器20底部右侧的右出水管,养殖容器20外设有与左出水管和右出水管相连的总出水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总出水管为倒置的U型,U型的总出水管下方的两侧间设置连接管,连接管和左出水管、右出水管上均设置有阀门,总出水管的顶端还设有一开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养殖容器20的顶部设有若干可开启的盖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养殖容器20的底部设有一倾斜平面,出水结构位于倾斜平面的最低一端。
池塘水通过进水管被抽到养殖容器20中,养殖品种集中投放在养殖容器20中,进行高密度饲养,保证养殖环境的可控,养殖废水排放到沉淀系统30,进行多级沉淀,去除悬浮颗粒,最后回到池塘10,池塘10面积广阔,是很好的天然水处理系统,经过池塘10净化后的水再抽回养殖容器20,完成一次循环。
与进水管相连采用500W水泵,将池塘水抽至养殖容器20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观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观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174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