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碳发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15477.5 | 申请日: | 2016-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32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朴洪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朴洪连 |
主分类号: | H05B3/48 | 分类号: | H05B3/48 |
代理公司: |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384 | 代理人: | 郑青松 |
地址: | 韩国首尔特别市江南***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热 装置 | ||
1.一种碳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对电线(20),相互分开配置;
多个碳发热杆(30),在一对电线(20)之间电连接;
结合部件(40),贯通电线(20)从而结合在碳发热杆(30)上;
保护部件(50),分别结合在电线(20)及碳发热杆(30)连接部位上,
所述结合部件(40)包括:
头部(42),形成十字槽(41);
第1主体部(44),从头部(42)一体延长,并且外周面光滑;
第2主体部(46),从第1主体部一体延长,并且在外周面上形成螺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线(20)由以下部分构成,即:电线部(22);第1包裹部(24),包裹所述电线部(22)的外部面;第2包裹部(26),包裹所述第1包裹部(24)的外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碳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碳发热杆(30)由碳部(32)及包裹所述碳部(32)外部面的覆盖部(34)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主体部(42)的长度与所述电线(20)的厚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十字槽(41)的中央区域上形成有工具插入槽(41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朴洪连,未经朴洪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1547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无人机的索道基站维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背光灯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