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甲醚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13688.5 | 申请日: | 2016-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15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占武;金世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利得燃烧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02 | 分类号: | F23D14/02;F23D14/48;F23D14/62;F23D14/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11255 | 代理人: | 王晓彬 |
地址: | 10006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醚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甲醚燃烧器。
背景技术
二甲醚又称甲醚,简称DME,分子式CH3OCH3,二甲醚是由甲醇脱水制成的,它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气体或压缩液体,具有轻微的醚香味,它在标准状况下的气态低位热值为58.8NJ/m3,室温下的蒸汽压约为0.5MPa。
二甲醚是醚的同系物,但是它与作为麻醉剂的乙醚不同,毒性极低,能溶于水和多种化学物质,被广泛地用于压缩剂、喷雾剂、制冷剂和溶解剂等多种用途。由于二甲醚的热值是天然气热值的1.6倍以上,所以二甲醚作为燃料使用的特性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重视。
国家技术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GB25035-2010《城镇燃气用二甲醚》国家标准,该标准规定了适用于民用、商用和工业企业用二甲醚的各项指标和要求,二甲醚与石油液化气掺烧的用途被彻底禁止,并为二甲醚作为燃料用途的推广与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与指导作用。但是,由于近几年二甲醚纯烧的配套设备、特别是燃烧器研制的滞后,严重限制了二甲醚的推广与应用,所以在本发明以前尚未见到一种机电一体化全自动控制的、以纯二甲醚为燃料的燃烧器在锅炉和加热设备上的应用。
现行技术中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以天然气或液化气为燃料的燃烧器改用二甲醚燃料,造成燃烧器的喷嘴结构不适应二甲醚的燃料特性;
(2)代用燃烧器的密封材料不耐二甲醚腐蚀;
(3)燃烧器的减、调压设备不耐二甲醚的腐蚀。
如申请号为:200820109417的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二甲醚燃烧器,它的结构是由两个同心套筒和稳燃器构成的,内部套筒通入燃料,外部套筒通入助燃空气,燃料与助燃空气通过旋流式稳燃器的旋转混合后进行燃烧。由于该燃烧器需要人工点火,且缺少燃烧程序控制、以及自动点火、火焰检测、熄火保护负荷自动调节功能,所以它仅是一种可以燃烧二甲醚的烧嘴。
以上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均没有对本申请中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技术方案,同时也没有任何的相关技术启示,有鉴于此,故提出本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甲醚燃烧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二甲醚燃烧器,所述的燃烧器包括燃烧器本体、燃料喷头、燃气阀系组件、燃烧器控制系统所述燃烧器本体包括:鼓风机、进风装置、调风器,所述鼓风机一端与进风装置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调风器相连通;所述燃料喷头包括:喷嘴组件、燃气阀系组件、进气管,所述燃气阀系组件通过进气管与喷嘴组件相连通,所述喷嘴组件包括外喷嘴和中心喷嘴,所述外喷嘴和中心喷嘴为多喷孔结构。
所述燃气阀系组件包括:燃气流量调节阀和耐二甲醚电磁阀所述耐二甲醚电磁阀通过燃气流量调节阀与所述进气管相连通。
所述燃气阀系组件还包括:燃气压力开关、压力表、耐二甲燃气调压器以及耐二甲燃气过滤器,所述耐二甲燃气过滤器一端与燃气管道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耐二甲燃气调压器相连通,所述耐二甲燃气调压器还与燃气压力开关相连通,所述燃气压力开关与耐二甲燃气调压器之间还设置有压力表。
所述燃气阀系组件中还包括耐二甲醚橡胶垫片。
所述燃烧器主体上还设置有风门伺服电机、点火变压器以及助燃空气压力开关,所述风门伺服器电机、点火变压器以及助燃空气压力开关均设置在鼓风机上。
所述鼓风机一端还连接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分别与所述风门伺服器电机、点火变压器以及助燃空气压力开关相连。
所述燃烧器喷头包括空气进管、进气管、点火电极、稳焰器、火焰检测器、外喷嘴以及中心喷嘴,所述点火电极与稳焰器相连接,所述中心喷嘴与外喷嘴的喷嘴为垂直设置,所述稳焰器设置在火焰检测器与中心喷嘴之间。
所述外喷嘴喷孔直径大于中心喷嘴喷孔直径。
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获得的技术效果如下:
本发明所描述的二甲醚燃烧器与现在使用的二甲醚烧嘴相比:二甲醚燃烧器是机电一体化的、全自动运行的、一体式燃烧器,它克服了二甲醚烧嘴需要另外配套鼓风机,人工点火、手动负荷调节的繁琐手工操作,杜绝了因为误操作引起爆燃后发生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的事故隐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利得燃烧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科利得燃烧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136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