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液冷系统漏液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13653.1 | 申请日: | 2016-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612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梁宏伟;彭月猛;于江;赵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40 | 分类号: | G01M3/40;G01M3/04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11 | 代理人: | 刘莹 |
地址: | 30038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包液冷 系统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离子电池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液冷系统漏液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包主要采用强制风冷或者自然冷却散热的热管理系统为主,部分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包采用液体冷却热管理系统。但是现有的液体冷却热管理系统不做冷却液泄露检测方案,或者只采用压力漏液检测传感器检测电池包进出水口的压力,无法检测系统渗漏、微漏故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液冷系统漏液检测装置,能够准确、及时检测锂离子电池包液冷系统发生的渗漏、微漏故障,确保锂离子电池包使用过程更安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液冷系统漏液检测装置,包括漏液检测传感器和固定层;
所述漏液检测传感器的一端的两个导线接头与终端电阻连接,另一端的两个导线接头与电池管理系统连接,所述漏液检测传感器设于所述固定层内;
电池包液冷系统包括水平主管和水平支管,所述水平主管与所述水平支管之间通过快插接头连接,所述快插接头的一端与所述水平主管的侧壁连通,所述快插接头的另一端与所述水平支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固定层设于所述快插接头接口处的下面。当锂离子电池包液冷系统快插接头处不漏液时,电池管理系统检测的是漏液检测传感器和终端电阻的总的阻值,当锂离子电池包液冷系统快插接头处漏液时,漏液检测传感器与终端电阻形成的串联支路与漏出液体形成并联回路,电池管理系统检测的是漏液检测传感器和终端电阻这条支路与漏液支路所形成的并联电路的总阻值,并联之后的电阻值,会小于串联支路的电阻值。电池管理系统设置了阈值,未漏液时漏液检测传感器和终端电阻的电阻值大于阈值,漏液时漏液检测传感器和终端电阻所在支路与漏液形成的支路共同组成的并联回路的电阻值小于阈值,利用电池管理系统检测的电阻值与阈值的大小比较,检测是否漏液。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层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上吸水泡棉、柔性软板和下吸水泡棉,所述漏液检测传感器固定设于所述柔性软板上,所述上吸水泡棉粘贴在所述漏液检测传感器的上方。上吸水泡棉具有快速吸水和快速扩散性,有效地增加漏液与漏液检测传感器接触面积,提高检测效率,将漏液检测传感器固定在柔性软板上,防止由于拉扯影响检测精度,柔性软板下方铺设一定厚度的下吸水泡棉,能够储存一定量的漏液,如及时维修,可避免因漏液造成的电池包短路事故的发生。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层设于所述水平主管的上方,所述固定层上开有孔,所述快插接头的一端穿过所述孔。
进一步的,所述漏液检测传感器在有快插接头的地方缠绕快插接头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层设于所述水平主管的下方,所述漏液检测传感器在固定层内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上吸水泡棉的厚度为1~2mm。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包液冷系统漏液检测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包液冷系统漏液检测装置,利用漏液时形成与漏液检测传感器和终端电阻并联的支路,从而改变了整体回路电阻值的原理确定锂离子电池包液冷系统漏液与否,再加上漏液检测传感器上面上吸水泡棉的设置,增加了漏液的快速扩散,当漏液量很少的时候也能检测出来,增加了检测的灵敏性和检测效率,同时下吸水泡棉将一定量的漏液进行储存,可避免漏液造成的电池包短路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包液冷系统漏液检测装置的主视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包液冷系统漏液检测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包液冷系统漏液检测装置的漏液检测传感器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漏液检测传感器;2-终端电阻;3-电池管理系统;4-快插接头;5-上吸水泡棉;6-柔性软板;7-下吸水泡棉;8-水平主管。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136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