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饭盆置放架及带有该置放架的蒸饭柜和专用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12201.1 | 申请日: | 2016-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64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蓝水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金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3/00 | 分类号: | B62B3/00;B62B5/04;A47J27/04;A47J36/3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1 | 代理人: | 张皋翔,景志轩 |
地址: | 51811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置放 带有 蒸饭柜 专用 推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饭柜,特别涉及一种专用的放置在蒸饭柜中的饭盆置放架和运送该饭盆置放架的专用推车。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及商家所用蒸饭柜,包括设置于蒸饭柜内腔底部的蒸汽发生装置和蒸汽发生装置上方的放置饭盆(通常,该饭盆的长×宽×高不小于530mm×325mm×65mm的腔室,在该腔室的两侧内壁上由上至下间隔焊接有若干个托边板,这些托边板用于托持所述饭盆的盆边并将该饭盆悬空放置在该蒸饭柜中,将蒸饭柜的柜门关闭,打开蒸汽发生装置即可对盛放在饭盆中的食物(如生米或生的面食)进行加热烹饪。
上述结构存在以下不足:
1)由于托边板是焊接在蒸饭柜腔室内的侧壁上,不论是往蒸饭柜的腔室内放置内盛有待烹饪的食物的饭盆,还是食物做熟后从蒸饭柜内取出饭盆,均需要一盆一盆的送入或取出,这样,既需耗费较多的时间,又会使做熟的食物热量散失较多,还会使柜门因操作时间长总开着,如此,也会使蒸饭柜中的蒸汽流散到柜外而致能量消耗较大。
2)在厨师们徒手向外取出温度较高的饭盆时,存在被烫伤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小安全隐患、降低能量消耗和 提高工作效率的饭盆置放架及带有该置放架的蒸饭柜和专用推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饭盆置放架,包括若干根竖梁架和横梁架,该饭盆置放架的前侧面和后侧面为敞口,在其左侧面和右侧面上的竖梁架的内侧,沿竖直方向分别固接有若干个呈“L”形的悬挂饭盆的托边板,左侧面和右侧面上的托边板配对且处于相同平面内设置,上下相邻两层托边板之间形成的空间为放置饭盆的容纳室;在该置放架底部四角分别设有滚轮。
在该饭盆置放架的后侧面设有防止所述饭盆插入过深的限位部件,在该饭盆置放架的前侧面设有防止饭盆滑出的锁盆杆。
在前侧面两侧的竖梁架的中部位置分别设有推手把。
本实用新型的蒸饭柜,包括置于柜箱内底部的蒸汽发生装置,在蒸汽发生装置之上设有支撑台架,该支撑台架的上方为容置本实用新型的饭盆置放架的置放室,在该支撑台架的顶部两侧设有撑架导槽,设置于所述饭盆置放架底部的滚轮,可在该撑架导槽中滚动。
在所述支撑台架上设有隔渣网板。
本实用新型的饭盆架推车,包括车架、扶手和设置于该车架底部四角的定向轮和/或万向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架顶部两侧设有可与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蒸饭柜中的撑架导槽无缝接驳的推车导槽,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的饭盆置放架以其上的滚轮置于该推车导槽中可沿该推车导槽移动至所述的蒸饭柜中。
在车架顶部临近所述扶手的位置设有可将所述饭盆置放架锁定在该饭盆架推车上的刹车柱。
所述刹车柱的下端通过连杆与设置在车架底部的脚踏板相接,紧靠该刹车 柱设置依托板,该依托板的高度略低于所述饭盆置放架前侧的底架的高度,刹车柱在释放所述脚踏板后,其高度高于所述依托板并将放置在该饭盆架推车上的所述饭盆置放架前侧的底架卡置在所述扶手与该刹车柱之间。
所述推车导槽向所述车架的后部之外延伸,延伸的长度在15cm-30cm。
所述车架为自动升降的车架。
本实用新型将现有技术中的蒸饭柜分割成具有较大内腔的蒸饭柜(也称推车式蒸饭柜)和专门放置饭盆的饭盆置放架,当需要烹饪餐饭时,将盛放待烹饪食物的所有饭盆事先插置在该饭盆置放架上,再将该饭盆置放架推或抬入本实用新型的专用推车上,之后,再打开蒸饭柜的柜门将该饭盆置放架沿设置在专用推车上的导槽推入蒸饭柜中。本实用新型可以大大减少现有技术中因向蒸饭柜中放置饭盆所消耗的时间,还可以降低因蒸饭柜的柜门打开时间长而消耗的蒸汽能量,再可以消除厨师师傅们因徒手向外取出滚烫的饭盆而被烫伤的安全隐患。同时减小蒸饭柜的柜门开启频度,使安装在其内部的其它的部件处于相对恒温的状态,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饭盆置放架、蒸饭柜和饭盆架推车的组合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金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金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122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护软管结构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网络用网线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