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投篮训练用辅助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111338.5 | 申请日: | 2016-10-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1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 发明(设计)人: | 薛永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梁学院 |
| 主分类号: | A63B69/00 | 分类号: | A63B69/00;A63B63/08 |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61223 | 代理人: | 俞晓明 |
| 地址: | 0330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投篮 训练 辅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体育运动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投篮训练用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篮球架,大都采用固定式设计,而固定式的篮球架存在诸多缺陷,如因为体积庞大,占用场地较多,且不利于人们收纳,还有,使用者不能随时随地的使用篮球架投篮,需要到专门的场地去训练,既浪费了时间,又降低了训练效率。
此外,投篮训练时经常需要练习立定投篮,而练习立定投篮需要专门配备人员捡球、传球,该球员才能高效的完成这一训练,这将增加训练的成本,增加训练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投篮训练用辅助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篮球架固定,不利于随时随地练习投篮以及练习立定投篮时需要配备专人捡球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投篮训练用辅助装置,包括支撑架和球网,所述支撑架包括位于顶端的横杆以及分别位于所述横杆两端的第一侧支架和第二侧支架,所述第一侧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均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横杆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设有第一距离调节杆;所述第二侧支架包括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与所述第四支撑杆均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横杆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与所述第四支撑杆之间设有第二距离调节杆,且所述第一距离调节杆与所述第二距离调节杆位置相对;
所述球网为一个前端开口的半封闭空腔,具有底网、背网和相对的两个侧网,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连接有一个侧网,所述第三支撑杆和所述第四支撑杆之间连接有另一个侧网,所述底网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两个侧网的底边连接,后边与所述背网的下边连接,所述背网的上边与所述横杆连接,两侧边分别与所述两个侧网的后边连接,所述底网的中部设有圆形开口,所述开口的内径大于篮球的直径,所述开口的下端连接有集球管网,所述集球管网的下端放置有推车,所述底网的上部设有篮板,所述篮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横杆上,所述篮板上还设有投篮圈。
优选的,所述第一距离调节杆包括实心管和空腔管,所述实心管安装在所述空腔管内,并且所述实心管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固接,所述空腔管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固接,所述空腔管上安装有用于限制实心管移动的固定件;
所述第二距离调节杆与所述第一距离调节杆的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二距离调节杆的实心管与所述第四支撑杆固接,所述第二距离调节杆的空腔管与所述第三支撑杆固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贴近地面的末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杆贴近地面末端之间固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支撑杆贴近地面的末端与所述第四支撑杆贴近地面的末端之间固接有第二连接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投篮训练用辅助装置通过设置能够转动的支撑架,同时配合使用距离调节杆对支撑架侧支架的支撑杆进行调节,从而控制投篮装置打开使用和进行收纳,方便使用者在任何需要的时间和任何能够利用的空地上投篮训练,使用方便。
2)本实用新型的投篮训练用辅助装置通过设置前端开口的半封闭球网对投进和没有投进投篮圈的篮球进行拦截和收集,收集到的篮球再通过设置在底网上的开口落进集球管网,最终汇到集球管网下端的小车内,从而对投出去的篮球进行自动收集,免去了使用者自己捡球的麻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投篮训练用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横杆,2-第一支撑杆,3-第二支撑杆,4-第一距离调节杆,5-第三支撑杆,6-第四支撑杆,7-第二距离调节杆,8-底网,9-背网,10-开口,11-集球管网,12-推车,13-篮板,14-投篮圈,15-第一连接杆,16-第二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一种投篮训练用辅助装置,具体如图1所示,包括支撑架和球网,所述支撑架包括位于顶端的横杆1以及分别位于所述横杆1两端的第一侧支架和第二侧支架,所述第一侧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杆2和第二支撑杆3,所述第一支撑杆2与所述第二支撑杆3均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横杆1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2与所述第二支撑杆3之间设有第一距离调节杆4;所述第二侧支架包括第三支撑杆5和第四支撑杆6,所述第三支撑杆5与所述第四支撑杆6均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横杆1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5与所述第四支撑杆6之间设有第二距离调节杆7,且所述第一距离调节杆4与所述第二距离调节杆7位置相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梁学院,未经吕梁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113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度和角度可调的键盘支架
- 下一篇:一种英美文学教学辅助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