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物联网的信息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10628.8 | 申请日: | 2016-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33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陈云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云涵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锺维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79 | 代理人: | 赵中璋 |
地址: | 271600 山东省泰安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信息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物联网的信息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通过射频识别(RFID)(RFID+互联网)、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是一种物-物相连的网络,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得来的,但是物联网比互联网具有更加广阔的范围。
目前,物联网正在快速的发展,也越来越多的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同时通过物联网的应用也进一步的方便了人们的工作、生活。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RFID系统包括:RFID应答器:由天线,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一般来说都是用RFID标签作为应答器,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RFID读写器(阅读器):由天线,耦合元件,芯片组成,读取(有时还可以写入)FRID标签信息的设备,可设计为移动式RFID读写器或固定式读写器。
信息处理是人类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社会活动。简单地说,信息处理就是人对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的管理。信息处理是指在整个处理过程中,人们收集、加工和输入、输出的信息的总称。信息处理的过程包括信息收集、信息传输、信息加工和信息储存。
然而,信息处理的基础在于具有大量的数据信息以供处理,能够获得更加准确的处理结果,而在物联网上存在大量的输信息,如果通过物联网上的数据信息进行信息的处理、管理等将能够大大的提高信息管理的准确性等性能。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能够有效的自物联网上采集数据信息,同时进行高效的信息处理的装置就成为了亟待解决的事情。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基于物联网的信息处理装置,通过对物联网中的信息进行采集,使得数据信息的来源更加丰富,能够有效的保证信息处理装置的数据信息量。具体而言,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1、基于物联网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RFID标签,设置于对象上用于记录所述对象的数据信息;
RFID读写器,用于扫描RFID标签以便采集所述对象的数据信息;
前端服务器,与RFID读写器通讯连接用于获取所述RFID读写器采集所述对象的数据信息,并根据所述对象的数据信息和来自后端服务器的操作信息产生指令;
三维扫描仪,与所述前端服务器通讯连接,根据前端服务器的指令扫描所述对象的三维图像,并将三维图像数据传输到前端服务器;
警报指示器,与前端服务器通讯连接,用于根据前端服务器的指令产生警报;
以太网,分别与所述前端服务器和所述后端服务器通讯连接用于将所述对象的数据信息和三维图像数据从所述前端服务器传输到所述后端服务器;
后端服务器,与信息输入装置通讯连接用于接收输入信息并根据输入信息产生操作信息,并且与所述以太网通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对象的数据信息和三维图像数据并将所述查找信息输送到所述前端服务器;
显示器,与所述后端服务器通讯连接,用于显示所述对象的数据信息和三维图像,以及所述输入信息和操作信息。
2、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服务器还与照明设备通讯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照明设备为所述三维扫描仪提供光照。
3、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扫描仪为多个,并且至少包括非接触主动式三维扫描仪。
4、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象上还设置有北斗定位装置,所述北斗定位装置与所述服务器通讯连接用于向所述服务器提供所述对象的地理位置。
5、根据权技术方案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警报指示器还包括激光指示器,用于在对象上产生指示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云涵,未经陈云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106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可伸缩遮光板的手机支架
- 下一篇:一种可折叠手机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