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全自动点胶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109401.1 | 申请日: | 2016-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3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 发明(设计)人: | 邓小林;潘家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梧州学院 |
| 主分类号: | F16B11/00 | 分类号: | F16B11/00;B05C5/02;B05C13/02;B65G47/91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95 | 代理人: | 孙建霞 |
| 地址: | 543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全自动 点胶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点胶机包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全自动点胶机。
背景技术
点胶机是通过元件需要的定量的胶体以控制的方式,把其送到预定的位置的一个过程。在现在的电子行业中,对元件点胶的质量直接能影响产品的好坏和价格。元件点胶工艺有许多的环节:送料、上胶、拼接、胶硬化和下料五个环节;这样多步骤工艺的制作在各个环节中要求比较严格和标准,如果是人工来进行操作的话,每个零件的标准化就会出现问题,不同的员工的熟悉程度不一样,最后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的好坏就不一样。这样点胶工艺环节的质量问题就会直接影响需要胶粘的产品行业发展的瓶颈。另外就是随着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其生产的规模不断增长。电子产品的生产已经发展到大规模的流水线作业环节了,而原来的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效率低、点胶的质量与人工的熟悉程度有关,已经不适合现代的大规模生产要求。所以,研究和开发新一代的具有高效率、高精度的点胶机是很有必要的。
目前,我国的点胶滴胶设备研发生产发展情况是:半自动点胶机已经发展到成熟应用阶段,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实现全自动化和高精度。而全自动化的是工业生产的一个重大突破,通过全自动化的产生才能使得我国的制造业在未来的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处于不败之地。
在国内,点胶机最初是以代理的形式在2005年进入中国市场的。经过一段的时间后,国人对点胶机的认识不断深入了解,为了不依赖别人,国内的一些企业就开始对点胶机的研发。据统计到了2009年我国生产点胶机的厂家就有30多家了。经过近十年的研究开发,我国的点胶机已经得到很大的发展了,我国有很多电子元件加工厂多数都在用着半自动化点胶机。国内的点胶机在全自动化方面还是有不少的缺陷,比如说点胶不稳定以及精度不是很高的情况,现在我国企业对全自动化点胶机的应用还不是很广。因此,研发出更加稳定、更高效率和自动化程度高的点胶机对我国电子工业发展非常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全自动点胶机,以提高稳定性和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全自动点胶机,包括机架、支撑板、旋转动力机构、转台、上料装置、点胶装置、拼接装置、固化装置和下料装置,所述支撑板设于机架下端,所述旋转动力机构安装于支撑板上,所述转台可旋转的安装于机架表面,所述旋转动力机构的动力端与转台的中心轴连接,所述上料装置、点胶装置、拼接装置、固化装置和下料装置依次排列在转台圆周方向上的机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动力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小直齿轮、大直齿轮、小锥齿轮和大锥齿轮,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端安装有小直齿轮,所述大直齿轮与小直齿轮相啮合,所述小锥齿轮与大直齿轮同轴安装,所述大锥齿轮与小锥齿轮相啮合,所述大锥齿轮安装于转台的中心轴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上料装置和下料装置的结构一致,均包括第一移动机构、第二移动机构、第一气压缸、吸嘴和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二移动机构通过第一滑板安装于第一移动机构上,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和第一移动机构呈十字交叉结构,所述第一气压缸安装于第二移动机构的一侧,所述第一活塞杆与第一气压缸的动力端连接,所述吸嘴安装于第一活塞杆的下端,所述第一气压缸上设有气杆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第一基座、第一滚珠丝杆、第一丝杆螺母、第二联轴器、第二电机,所述第一滚珠丝杆设于第一基座内,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第二联轴器与第一滚珠丝杆连接,所述第一丝杆螺母套设于第一滚珠丝杆的外侧;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第二基座、第二滚珠丝杆、第一联轴器、第一电机、轴承座和第一滑杆,所述第二基座安装于第一滑板上,所述第二滚珠丝杆通过轴承座安装于第二基座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第一联轴器与第二滚珠丝杆连接,所述第一滑杆设于第二基座上,所述第一气压缸安装于第二滚珠丝杆上且与第一滑杆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点胶装置包括第三移动机构和第四移动机构,所述第四移动机构通过第二滑板安装于第三移动机构上,所述第三移动机构和第四移动机构呈十字交叉结构,所述第二气压缸通过第三滑板安装于第四移动机构一侧,所述胶水筒安装于第二气压缸的动力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梧州学院,未经梧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094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卡扣
- 下一篇:一种成品门窗安装用螺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