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拨码开关信号检测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07794.2 | 申请日: | 2016-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89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闫维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壹佳汽车零部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27 | 分类号: | G01R31/3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 信号 检测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拨码开关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拨码开关信号检测电路。
背景技术
拨码开关最开始是日本OMRON研发出来的,随着用途广泛起来,目前市面上用量最广泛的是台湾生产的。大陆目前也有很多厂家加入到此行列当中。
拨码开关是在开关的基座上安装有若干拨码器,利用拨码器的位置和走线来输出不同的代码以控制相应器件的开关。采用的是0/1的二进制编码原理。通俗的说也就是一款能用手拨动的微型的开关,所以也通常叫指拨开关的也很多。
拨码开关在实际使用时需要进行奇偶校验,用于检测二进制代码有无错误。但是目前的检测方法普遍存在复杂、使用不便且错误率较高的问题。而拨码开关也较广泛的应用在数字化车辆上,如果不能对拨码开关进行准确操作,极易影响安全驾驶。为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拨码开关信号检测电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造简单、使用方便的拨码开关信号检测电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拨码开关信号检测电路,包括第一至第七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和电容;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一电阻、第二电阻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七电阻接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第四电阻、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电容连接,所述第六电阻另一端、电容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二电阻另一端通过第三电阻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均为NPN型三极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拨码开关信号检测电路构造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拨码开关信号检测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拨码开关信号检测电路,包括第一至第七电阻R1-R7、第一三极管S1、第二三极管S2和电容;所述第一三极管S1的集电极与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连接,第一三极管S1的发射极通过第七电阻R7接地,第一三极管S1的基极与第四电阻R4、第二三极管S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S2的发射极接地,第二三极管S2的基极与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电容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6另一端、电容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二电阻R2另一端通过第三电阻R3接地。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三极管S1和第二三极管S2均为NPN型三极管。
本实用新型的拨码开关信号检测电路的工作原理为:在使用时,拨码开关的输出信号通过电阻R1一端进入,通过两个三极管S1、S2放大后由外部的单片机检测即可得出代码有无错误,该种方法电路简单、使用方便。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是专利所有者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只要不超过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描述的保护范围,都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壹佳汽车零部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壹佳汽车零部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077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拆式置物托架(提把款)
- 下一篇:归中拨轮及遥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