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营养无污染胚芽米加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07519.0 | 申请日: | 2016-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845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文星 |
主分类号: | B02B3/06 | 分类号: | B02B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营养 无污染 胚芽 加工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米加工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高营养无污染胚芽米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稻谷去壳后的果实称为颖果(糙米),从制米工艺角度上说,它是由皮层,胚乳和胚三部分组成。从生理结构上可细分为果皮、种皮、珠心层、糊粉层、胚、胚乳等几部分组成。胚芽米是保留米的胚芽部分,其他部分则与白米完全相同的一种米。其实米最重要的中心部分为胚芽。顾名思义,所谓的“芽”,乃是生出新的生命的部分。
胚芽米的标准规定为:胚芽留存率达到80%,留存量达到30%,糊粉层及以外的米糠层去净率达到90%以上,但一般企业工艺生产都很难达标,所以一直很少有真正的胚芽米在市场上大量规范销售。
众所周知,传统吃米习惯—将稻谷经过简陋的碾米机的强力碾磨,去壳脱皮后,还要经过仓储运输,长期保管销售等市场诸多流通环节,才能进入家庭登上餐桌。整个过程无法直观,然而不法之徒恰恰利用这一盲点,大肆收购陈化霉变的大米,经过再次打磨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经过工业油(漂白剂、香味剂、增光剂)的抛光,使大米具有新米的光泽质感,这种劣质大米感观很好,凭肉眼难辨真伪。而且还有大量的黄曲霉素等毒素,是引发脏器官癌变的罪魁祸首,人一旦食用,人体就变成了病菌、病毒的繁衍基地。近年来,心脏病和糖尿病、癌症发病率不断提高,与之有直接关系。食用这样的米无疑存在着更多的安全隐患,长此以往,令人难安。
因此,如何将达标的胚芽米安全、快速地送上家庭餐桌,是本专利申请人一直以来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快速生产出达标胚芽米、营养价值高且无污染的胚芽米加工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营养无污染胚芽米加工设备,包括用于放置稻谷的盛放容器、将稻谷去壳的去壳装置、盛放胚芽米的胚芽米容器和盛放谷壳的谷壳容器,所述去壳装置包括螺旋转轴和套设在螺旋转轴上的挤压套,所述螺旋转轴的外径与挤压套的内径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螺旋转轴沿轴向分为连接电机的连接部、设置有螺旋纹路的螺旋送谷部、设有叶片的挤压部,所述挤压套为圆管状,挤压套的管壁上设有由多个开口排列而成的谷壳排出口和由多个内壁凸点构成的挤压棱,所述谷壳排出口和挤压棱沿管壁的周向相互间隔设置,所述挤压套的一端设有与螺旋送谷部对应的稻谷入口,另一端设有与胚芽米容器连通的胚芽米出口,所述谷壳排出口与谷壳容器连通,所述盛放容器的底部设有连通稻谷入口的漏谷口。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挤压套由左右半圆槽状的金属片组成,所述挤压套的上部和/或下部设有向外凸出的定位片。
在本实用新型中,构成谷壳排出口的开口的宽度小于精米的宽度,所述开口倾斜于挤压套的径向。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挤压套的胚芽米出口与胚芽米容器之间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复位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旋转轴和挤压套形成的去壳装置将稻谷的谷壳去掉并且不损坏大米内的胚芽,米粒不仅晶莹剔透,而且营养丰富、价值高,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结构小巧、简洁,普通家庭用户购买后,可以直接放置在家里,将稻谷去壳后直接摆上餐桌,无需经过复杂的市场流通环节,避免了食米的污染隐患。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螺旋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挤压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文星,未经陈文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075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疗器械承载架
- 下一篇:一次性使用肠造口护理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