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测风塔仪器传送装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07344.3 | 申请日: | 2016-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61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任东辉;胡晓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P1/00 | 分类号: | G01P1/00;E04H12/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31219 | 代理人: | 陆蕾 |
地址: | 20043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风塔 仪器 传送 装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中的钢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和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与评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测风塔仪器支架上的测风仪器传送装卸装置。
背景技术
测风塔是为满足风能资源测量与评估而建于拟建风电场中有代表性站址处的塔身,高度通常为70m~100m,按风资源规划专业的要求,在塔身上不同高度处,如10m、50m、60m、70m、80m、90m、100m,分别安装支撑横梁装设测风仪器,如图1所示。
国家标准GB/T 18709-18709《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方法》6.2.2.1条规定,风速、风向传感器应固定在桁架式结构测风塔直径的3倍以上、圆管型结构测风塔直径的6倍以上的牢固横梁处。按此标准,测风塔仪器支架的长度往往会比较长,一般几米到十几米,最长可超过二十米。
测风仪器(包括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等)需要安装在仪器支架的远端。实际施工时,工人常常沿仪器支架横梁慢慢爬至仪器安装处,对设备进行安装检修。这种操作方式虽然比较直接,但是效率慢、而且属于高空移动作业,危险系数高。
申请号为200620049534.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自立式桁架测风塔,申请号为200620048998.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可转动测风仪支撑杆。这两种方案大大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但需要多人配合,为了更换某一标高的仪器,需要工人在塔身不同的标高之间上下攀爬。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传送装卸装置,用于解决位于高空的测风仪安装、检修、更换等作业中存在的危险系数大、操作复杂、施工用时长、可靠性低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测风塔仪器传送装卸装置,测风塔上设有横梁,包括测风系统,所述测风系统包括支撑杆和固设在所述支撑杆顶部的测风仪;所述横梁上设有导向系统,所述导向系统上靠近端部的位置设有限位部;还包括一牵引系统,所述牵引系统包括牵引绳和用于改变所述牵引绳方向的转向滑轮,所述转向滑轮固定在所述横梁的端部,所述牵引绳与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牵引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测风塔上,通过所述牵引绳带动所述测风系统沿所述导向系统往复移动。
优选地,所述导向系统包括顶板、侧板和底板,所述侧板设有两块并分别固定在所述横梁上,所述顶板固定在所述侧板上方,所述顶板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底板位于所述顶板和所述横梁之间,且两侧边分别固定在相应的侧板上;所述测风系统包括设在所述支撑杆下方的滑动底座。
优选地,所述底板上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与所述滑动底座滑动配合。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上设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位于所述顶板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侧板和底板上开设有泄水孔。
优选地,还包括设在靠近所述导向系统端部的垂直限位件,所述垂直限位件固定在所述顶板的下方,当所述测风系统移动到所述导向系统的端部位置时,所述滑动底座位于所述垂直限位件和所述底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垂直限位件通过弹性件固定在所述顶板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顶板上靠近限位部的位置设有弹性抱箍,所述弹性抱箍的固定部与所述支撑杆的形状相适配。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测风塔仪器传送装卸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牵引绳拉动测风系统沿导向系统移动,避免了工人安装和检修测风仪时常常进行的高空攀爬平移作业,降低了施工风险。
2、工人站在塔身部位通过牵引绳即可实现仪器的传送与安装,操作方便简单。
3、该装置在现有的测风塔结构体系基础上进行设计,对一些结构连接节点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测风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测风系统安装在测风塔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受力绳与横梁连接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图2中A-A向剖面图。
图6为图2中B-B向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端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C-C向视图。
图9为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7中D-D向剖视图。
图11为图8中E-E向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测风系统移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俯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073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矫正睡姿的枕头
- 下一篇:一种压电电缆圆筒缠绕结构的智能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