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公路弯道提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07016.3 | 申请日: | 2016-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1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胡月琦;李金檑;孙一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16 | 分类号: | G08G1/1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闵岳峰 |
地址: | 710064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路 弯道 提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主动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车辆过弯道时,防止车辆驾驶员在不清楚路况的情况下以过高的车速行驶,而发生交通事故的公路弯道提醒装置。
背景技术:
当车辆行驶进入公路弯道时,由于公路弯道角度不同,过弯时驾驶员经常感觉视线受阻,从而无法看到对向车道的路况。如果驾驶员可能安全意识一时松懈,进入弯道前不减速或是超车行驶,加之有对向来车,则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为了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现有的针对公路弯道提醒的装置还很少,常见如球面镜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却存在许多缺点与局限性,特殊天气情况下很难起到提醒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公路弯道提醒装置,用于提醒驾驶员过弯时要减速慢行,同时可以通过指示灯告知驾驶员有对向车辆,提醒驾驶员注意安全驾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公路弯道提醒装置,包括单片机,安装在不同角度弯道上的超声波发生器,用于接收进入弯道前车辆反射的超声波的超声波传感器,以及激光测速传感器、太阳能板、蓄电池和指示灯;其中,
单片机的I/O输入端分别电连接超声波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激光测速传感器的输出端,所述单片机的一个I/O输出端电连指示灯的输入端,太阳能板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存储在蓄电池,蓄电池用于为该装置供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超声波传感器选用脉冲反射式超声波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单片机采用凌阳科技的单片机SPCE061A。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太阳能板的设计参数为50W/18V,负载20W,蓄电池的设计参数为24A/12V。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安装于公路弯道夹角两侧的提醒装置通过两套超声波传感器分别侦测两个方向车辆的距超声波传感器的距离,并用激光测速传感器侦测车辆速度。当有车辆即将要行驶进入弯道时,所述单片机接收超声波传感器及激光测速传感器测量的车辆距传感器的实际距离以及车辆的行驶速度,单片机内预存有与行车速度对应的安全的过弯距离值,单片机根据车辆自身速度下的距传感器的实际距离与预存的安全距离对比,从而判断并控制指示灯发出提醒信号。指示灯亮起则提醒驾驶员应减速行驶方能安全通过弯道,同时也可提醒对向车辆对向车道有汽车行驶。
附图说明:
图1为公路弯道提醒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为公路弯道提醒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路弯道提醒装置的电路示意图,该装置包括单片机,安装在不同角度弯道上的超声波发生器,用于接收进入弯道前来车反射的超声波的超声波传感器,激光测速传感器以及太阳能板、蓄电池及指示灯。其中,所述单片机的I/O输入端分别电连接超声波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激光测速传感器的输出端,所述单片机的一个I/O输出端电连指示灯的输入端。
超声波发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安装在弯道夹角两侧,分别侦测两个方向的来车,从而将指示灯信号传递给两侧车辆。超声波传感器主要的工作方式有两种,即共振式和脉冲式。共振式的应用要求很复杂,在实际的使用中要进行操作负责,故选取脉冲反射式。
单片机采用凌阳科技的单片机SPCE061A。该芯片有两个16位可编程的定时器/计时器,7通道10位ADC,两个10位DAC;32位通用可编程输入输出端口以连接压力传感器、开关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等外部器件;该芯片具有处理速度快、性价比高、内部资源丰富、有着强大的音频处理等功能。其主要功能有两个16位可编程定时器/计时器,14个中断源来自定时器A/B,2个外部时钟源输入,可触键唤醒;具备串行设备接口;具有低电压复位(LVR)功能和低电压监测(LVD)功能;内置在线仿真电路ICE接口;具有保密能力。
此装置还包括一个50W/18V,负载20W的太阳能板以及一个免维护高性能的蓄电池(24A/12V),性能高,实用性强,稳定性高。用于为单片机及超声波传感器、超声波发生器、激光测速传感器以及指示灯提供工作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070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搜索式公交站牌
- 下一篇:防撞警报装置及充电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