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铁人数网络监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05737.0 | 申请日: | 2016-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15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9 |
发明(设计)人: | 靳晨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旌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310 | 代理人: | 牛传凯 |
地址: | 723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铁 人数 网络 监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计算机网络领域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地铁人数网络监视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城市的快速发展,交通拥堵现象在各个城市日益凸显,发展快速轨道交通成为了解决交通拥堵状况,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手段。所以,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建设或规划自己的地铁体系。城市轨道交通管理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不仅为轨道交通的管理提供了方便,更使市民的日常出行更加方便。
目前大型公共场所的客流监视技术还停留在基于摄像头等视频监视器的阶段,通过在公共场所安装摄像头等传感器,将传感器采集到的视频监视信息传送到监控中心,通过对采集到的现场实时显示信息进行统计达到客流量监视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铁人数网络监视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地铁人数网络监视系统,包括监视主机、存储装置和显示装置,存储装置和显示装置分别连接于监视主机,传输网络和连接于传输网络上的各终端检票设备,监视主机通过终端设备交换机连接于传输网络,监视主机与数据库相连接;每个终端检票设备包括两个闸机,每个闸机的上部设置竖向的支撑柱,两个支撑柱上套装套管,两个套管之间固定安装一块安装板,套管能够沿支撑柱上下滑动,套管的侧部安装固定螺栓,固定螺栓与套管之间为螺纹配合,支撑柱的侧部开设竖向排列的通孔,固定螺栓能够插入至通孔内,安装板上设有显示屏,安装板的下部设置金属扫描器。
如上所述的一种地铁人数网络监视系统,所述的一个闸机的内侧设置红外发射器,另一个闸机的内侧设置红外接收器,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对应。
如上所述的一种地铁人数网络监视系统,所述的闸机上部设置斜面,读卡器位于斜面上。
如上所述的一种地铁人数网络监视系统,所述的传输网络为工业级以太网环。
如上所述的一种地铁人数网络监视系统,所述的监视主机还与打印装置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利用地铁的各终端检票设备进行客流量监视和分析,监视数据准确可靠,额外监控设备数控量少,建设成本低;将监视信息数据存储到存储装置短期或长期保存,方便对客流趋势和规律进行分析;实时将监视信息进行处理并进行显示,有助于工作人员便捷直观的了解车站实时客流信息。终端检票设备使用时,乘客刷卡通过,每次刷卡的信息计入网络统计中。通过显示屏可以投放相应内容,用于宣传地铁乘坐规则,显示屏上带有外来数据接口,可以为智能电视、LED显示屏等设备。金属扫描器可以扫描金属,金属扫描器为自身具有报警功能的设备,可以对乘客进行二次安检,提高地铁乘坐的安全性。套管能够沿支撑柱上下滑动,当需要关闭某个闸机时,将套管向下移动并固定相对位置,通过安装板在两个闸机之间形成阻挡,防止有人越过闸机,进一步提高关闭后的闸机的封锁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图2是终端检票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号标注:1闸机,2支撑柱,3显示屏,4金属扫描器,5安装板,6打印装置,7斜面,8读卡器,9红外发射器,10终端设备交换机,11红外接收器,12监视主机,13存储装置,14显示装置,15传输网络,16终端检票设备,17套管,18固定螺栓,19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理工学院,未经陕西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057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