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电子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05334.6 | 申请日: | 2016-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0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陆亨;李鸿刚;李江竹;卓金丽;安可荣;唐浩;宋子峰;杨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4/30 | 分类号: | H01G4/30;H01G4/40;H01G4/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吴平 |
地址: | 52602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电子元件 | ||
1.一种复合电子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陶瓷体、侧电极、第一端电极、第二端电极以及电阻层;
所述陶瓷体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彼此相对的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以及彼此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陶瓷体内部填充有陶瓷介质,所述陶瓷介质中穿插有多个第一电极层和多个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层交替层叠,并且所述第一电极层在所述第二电极层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二电极层具有重叠部分,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也填充有所述陶瓷介质,所述第一电极层至少有一处外露于所述第一侧表面或所述第二侧表面,所述第二电极层至少有一处外露于所述第二端面;
所述侧电极附着在所述第一侧表面或者所述第二侧表面上,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侧电极电连接;
所述电阻层附着在所述第一主表面上,所述电阻层与所述侧电极电连接;
所述第一端电极附着在所述第一端面上,所述第二端电极附着在所述第二端面上,所述第一端电极与所述电阻层电连接,所述第二端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层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电子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电极在与所述第一端面邻接的所述第一主表面、所述第二主表面、所述第一侧表面以及所述第二侧表面四个表面上各延伸一段距离,所述第一端电极在所述第一主表面上的延伸部与所述电阻层具有重叠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电子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层包括第一电阻部和第二电阻部,所述第一电阻部与所述第二电阻部之间存在夹角,所述第一电阻部与所述第二电阻部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部远离所述第二电阻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电极电连接,所述述第二电阻部远离所述第一电阻部的一端与所述侧电极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电子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部与所述第二电阻部之间的夹角为60°~12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电子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部与所述第二电阻部组合形成“L”形的电阻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电子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电极包括第一连接电极和第二连接电极,所述第一连接电极附着在所述第一侧表面上,所述第二连接电极附着在所述第二侧表面上,所述第一连接电极与所述第二连接电极相互间隔,所述第一电极层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电极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电子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层包括第一电阻部、第二电阻部和第三电阻部,所述第一电阻部、所以第二电阻部和所述第三电阻部交汇形成交汇区域,所述第一电阻部、所述第二电阻部以及所述第三电阻部相互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部远离所述交汇区域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部远离所述交汇区域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部远离所述交汇区域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电极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电子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电极在所述第一主表面上延伸一段距离,所述侧电极在所述第一主表面上的延伸部与所述电阻层具有重叠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电子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电极在与所述第二端面邻接的所述第一主表面、所述第二主表面、所述第一侧表面以及所述第二侧表面四个表面上各延伸一段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电子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相对且平行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0533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信息领域的无人机图像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 下一篇:片式复合元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