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激光测距装置、摄像装置以及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05151.4 | 申请日: | 2016-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23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黄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7/481 | 分类号: | G01S7/481;G01S17/08;H04N5/232;H04N5/225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04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测距 装置 摄像 以及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领域,尤其涉及激光测距装置、摄像装置以及终端。
背景技术
近红外激光测距技术可以根据光子的飞行时间快速测量被测物体到激光测距传感器传的距离,激光测距传感器可发射和接收近红外线,由于光速是固定值(299792.458km/s),通过确定光子从发射到接收的TOF(Time Of Fly,飞行时间),就可以获得被测物体的距离。当近红外测距技术应用于具有拍照功能的终端(如手机),可在拍照时利用被测物体的距离信息加快自动聚焦速度,让用户获得更好的拍照体验。
目前,激光测距传感器由于需要发射和接收近红外线,因此通常在终端的外壳上增加一个孔洞,用于放置激光测距传感器的光学窗口,并且光学窗口的表面设置一片盖板将光学窗口封闭,在盖板中设置有透光挡板,激光测距传感器上的光发射器发出的近红外光束经由透光挡板发出至被测物体上,再经由被测物体将近红外光束反射并透过光学窗口至光接收器进行接收,以实现对被测物体的距离的测量。然而,当光发射器发出的近红外光束经盖板反射到光接收器上时,该反射光线容易对近红外线造成串扰,从而会导致对被测物体距离的测量结果不够准确,进而没法实现加快自动聚焦速度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了激光测距装置、摄像装置以及终端,可以减少反射光线对近红外线造成串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激光测距装置,所述激光测距装置包括电路板、激光测距传感器和盖板,在所述电路板上安置有激光测距传感器,在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内间隔设置有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所述盖板设于所述激光传感器上方,且在所述盖板中设有透光部,所述光发射器将近红外光束经由所述透光部发出至被测物体上,经由所述被测物体将所述近红外光束反射并透过所述透光部至所述光接收器进行接收,所述吸光层设于所述电路板上方,并且所述吸光层设于所述光发射器和所述光接收器周围,所述吸光层用以吸收近红外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包括摄像头组件、处理器以及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激光测距装置,所述摄像头组件与所述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激光测距装置与所述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激光测距装置将测量结果发送给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将所述测量结果反馈至所述摄像头组件上,以使所述摄像头组件根据所述测量结果进行拍摄聚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壳体,主板以及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摄像装置,所述主板与所述摄像装置都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摄像装置电性连接于所述主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的激光测距装置、摄像装置以及终端,通过在所述电路板上方、所述光发射器和所述光接收器周围设置吸光层,用以吸收从盖板反射回来的近红外线,从而减少反射光线对近红外线造成串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一种现有技术中的激光测距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激光测距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激光测距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激光测距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激光测距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便于描述,这里可以使用诸如“在···之下”、“在···下面”、“下”“在···上方”、“上”等空间相对性术语来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同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可以理解的,当一个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个元件或层“上”、“连接到”或者“耦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连接或者耦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或者可以存在居间元件或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051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雷达测量结果校正装置
- 下一篇:车载多线激光雷达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