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从控盒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05084.6 | 申请日: | 2016-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269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鲁金成;王鹏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1M10/42;B60L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40 | 代理人: | 蔡飞燕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锂离子电池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从控盒。
背景技术
近年来,环保对汽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能源电动汽车应运而生,电池管理系统作为衔接电池组、整车系统和电机的重要纽带,对电池组的保护、使用性能和寿命和整车安全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电池管理系统中的从控盒主要用于电池电压和温度的采集、均衡控制,尤其是被动均衡模块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BMS(电池管理系统)壳体因有防护等级要求,内部元器件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当从控盒内部热量集中在PCBA(印刷电路板)上,难以有效的散出,就会导致PCBA电路板上的元件因温度过高而导致系统工作不稳定甚至功能失效或永久性损坏。因此,将BMS从控盒内部均衡模块产生的热量有效传导到外部,使电池管理系统在正常的温度范围内工作,是极其重要的;
现有的电池管理系统从控盒的被动均衡模块散热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点缺陷:(1)单串电池的均衡电阻相对散热面积小,发热源集中,散热效率低;(2)均衡电阻集成在主PCBA电路板上,导致发热源与控制芯片等重要元件距离较近,容易受到热量的影响;(3)均衡热量未采用有效的导热材料进行传导,导致散热效率低下;(4)壳体与导热材料接触的部分进行了表面喷涂处理,影响热量的传导效率;(5)均衡模块单一,无法灵活根据需求配置均衡数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实现从控盒热量及时有效的散发到外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从控盒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从控盒,包括:主电路板、均衡板、上壳和下壳;
所述下壳上安装有所述主电路板与所述均衡板,所述均衡板与所述上壳贴合;
所述均衡板上贴片有数量可预设的均衡电阻组。
进一步,所述从控盒,所述均衡板与所述上壳之间还设有导热硅胶垫;
所述均衡板通过所述导热硅胶垫与所述上壳贴合。
进一步,所述从控盒,所述均衡板(4)的数量为可预设的。
进一步,所述从控盒,在所述上壳上,所述上壳与所述导热硅胶垫的贴合区域不设置漆层结构。
进一步,所述从控盒,所述均衡电阻组采用两并两串的结构。
进一步,所述从控盒,所述均衡板与主电路板之间设有排针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从控盒包括:主电路板、均衡板、上壳和下壳;所述下壳上安装有所述主电路板与所述均衡板,所述均衡板与所述上壳贴合;所述均衡板上贴片有数量可预设的均衡电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从控盒中均衡板与主电路板分离,这种分离式结构增加了均衡电阻散热空间和面积,并使均衡电阻产生的热量对主电路板上重要元件的影响减弱,从而对电池管理系统功能的安全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从控盒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从控盒主电路板与均衡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从控盒均衡板与上壳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从控盒均衡板与上壳的三维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主电路板、2-排针组件、3-均衡电阻组、4-均衡板、5-导热硅胶垫、6-上壳、7-下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从控盒的爆炸图。所述从控盒包括:主电路板1、均衡板4、上壳6和下壳7。下壳7上加工有短铆柱(未图示)与长铆柱(未图示),下壳7通过短铆柱固定主电路板1并通过穿过主电路板1的长铆柱固定均衡板4。均衡板4与主电路板1之间设置排针组件2,均衡板4上贴片有数量可预设的均衡电阻组3。均衡板4上方设有导热硅胶垫5,并通过导热硅胶垫5贴合上壳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050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