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头医用负压吸引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02126.0 | 申请日: | 2016-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5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娟;刘竺青;李雨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32108 | 代理人: | 王楚云 |
地址: | 225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吸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具,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双头医用负压吸引表。
背景技术
在建立人工气道后,吸痰是清除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的重要手段,除气道内吸痰,还需要对人工气道患者的行声门下吸引。现有医用负压吸引表多为单头,重症患者进行间断气道内吸痰和持续声门下吸引需使用两个单头负压吸引表。因此,重症患者气道护理时,使用两个单头负压吸引表,接两套负压吸引管道。设备带预留的中心负压常不能满足临床需求,需借用其他床位的中心负压。病区备用很多单头负压吸引表。
还有一种做法是使用1个单头负压吸引表,接1套负压吸引管道用于持续声门下吸引。当需要气道内吸痰时,断开声门下和负压吸引连接处,连接另1套吸引管道用于气道内吸痰。这种做法双手极易被连接处的痰液污染;操作步骤繁多,不利于急救。第2套吸引管道不使用时,末端悬挂于床头,易造成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双头医用负压吸引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双头医用负压吸引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头医用负压吸引表包含一表身和一表头,所述的表身的中部设有一中心负压接头,所述的表身的下部设有一第一负压吸引接口、一第二负压吸引接口和一用于切换所述的第一负压吸引接口和第二负压吸引接口的滑动三通阀,所述的表身的上部设有一第一压力调节旋钮和一第二压力调节旋钮。
本实用新型的双头医用负压吸引表具有以下优点:
1、对一般患者,当设备带上中心负压不能满足需求时,双头负压表可通过滑动三通阀滑动切换,满足两个病人的间断吸痰。
2、对重症患者,该双头负压表可同时连接持续声门下吸引和气道内吸痰两套负压吸引管道。当需要间断行气道内吸痰时,滑动该滑动三通阀,并调节负压,无需断开声门下吸引连接管,即可吸痰。
3、无需改造设备带,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改造后长期使用,不增加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头医用负压吸引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双头医用负压吸引表;2、表身;3、表头;4、中心负压接头;5、第一压力调节旋钮;6、第二压力调节旋钮;7、第一负压吸引接口;8、第二负压吸引接口;9、滑动三通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所示,该双头医用负压吸引表1包含一表身2和一表头3,该表身2的中部设有一中心负压接头4,该表身2的下部设有一第一负压吸引接口7、一第二负压吸引接口8和一用于切换该第一负压吸引接口7和第二负压吸引接口8的滑动三通阀9,该表身2的上部设有一第一压力调节旋钮5和一第二压力调节旋钮6。
使用时,护理人员通过左右滑动该滑动三通阀9,迅速对第一负压吸引接口7和第二负压吸引接口8进行切换。
该双头医用负压吸引表的优点在于:
1、对一般患者,当设备带上中心负压不能满足需求时,双头负压表可通过滑动三通阀9滑动切换,满足两个病人的间断吸痰。
2、对重症患者,该双头负压表可同时连接持续声门下吸引和气道内吸痰两套负压吸引管道。当需要间断行气道内吸痰时,滑动该滑动三通阀9,并调节负压,无需断开声门下吸引连接管,即可吸痰。
3、无需改造设备带,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改造后长期使用,不增加成本。
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市人民医院,未经泰州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021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