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伏组件连接器用端子及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01204.5 | 申请日: | 2016-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36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段正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快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4 | 分类号: | H01R13/04;H01R13/187;H02S40/34 |
代理公司: | 南京科知维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270 | 代理人: | 许益民 |
地址: | 2151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件 连接 器用 端子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1500V及以上电压输出的光伏系统组件连接器用端子及具有此端子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传统化石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绿色可再生能源产业最近十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利用光生伏特效应进行发电的太阳电池技术备受世人关注。太阳电池是由能产生光伏效应的材料,如硅、砷化镓、铟硒铜等材料制成,可以将光能转化成电能。目前,由多片太阳电池组合而成的光伏组件被大量使用用于建设各种光伏发电系统,或用于作为建筑物幕墙来建成节能环保型建筑。
光伏发电系统需要通过电缆线将多个光伏组件相互连接组成光伏组件阵列进而向外进行大电压输出,而电连接器是光伏组件相互连接的必不可少的器件,连接器的公插和母插中设置有导电的铜质端子,目前对于电连接器中的铜质端子的设计主要是从符合电气安全性的要求出发,即满足一定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即可,而缺乏其他的详细考量。而对于用于1500V及以上甚至更高电压输出的光伏组件连接器来件,还需要考虑连接器本身发热可能造成的安全风险,比如,当连接器内的铜质端子过长时,其电阻会增大,就会产生更多的热量,容易将连接器烧坏,进而影响整个光伏组件以及光伏阵列的安全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光伏组件连接器在应用中的使用注意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1500V及以上电压输出的光伏系统组件连接器用端子及具有此端子的连接器,其既可以满足电气安全性的要求,同时可以避免连接器的过度发热造成连接器烧坏。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伏组件连接器用端子,其用于1500V及以上电压输出的光伏系统的组件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用端子包括插针以及插套,所述插针包括铆接部,连接固定部以及插接部,所述铆接部与连接器的塑料壳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固定部上设有多个楔形凸起结构,其与连接器内部的插针锁扣结构固定,所述插接部与插套插接;所述插套包括铆接部,连接固定部以及插接部,所述铆接部与连接器的塑料壳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固定部上设有多个楔形凸起结构,其与连接器内部的插套锁扣结构固定,所述插接部与插针的插接部插接,其内设置有鼓簧,插接部上设有鼓簧固定结构;其中,所述插针的铆接部的长度为4.0±0.5mm,总长为24.8±1mm;所述插套的铆接部的长度为4.0±0.5mm,总长为28.76±1mm。
优选的,所述插针的连接固定部与插接部的总长为20.8±1mm,所述楔形凸起结构到插接部端部的距离为17.1±1mm;所述插套的楔形凸起结构到插接部的端部的距离为20.76±1mm,鼓簧固定结构到插接部的端部的距离为8.8±1mm。
再优选的,所述插针的楔形凸起结构的长度为1.5±0.2mm;所述插套的楔形凸起结构的长度为2.2±0.2mm,鼓簧固定结构的长度为1.5±0.2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端子结构的应用于1500V及以上电压输出的光伏系统的组件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母插连接器以及公插连接器,所述母插连接器包括螺帽,与螺帽螺纹连接的母插壳体,设置于母插壳体内部的插套,所述插套的铆接部与垫圈铆接并通过套钩与螺帽固定,所述插套的连接固定部与插套锁扣扣接,插套锁扣与母插壳体固定;所述公插连接器包括螺帽,与螺帽螺纹连接的公插壳体,设置于公插壳体内部的插针,所述插针的铆接部与垫圈铆接并通过套钩与螺帽固定,所述插针的连接固定部与插针锁扣扣接,插针锁扣与公插壳体固定;所述公插连接器与母插连接器之间具有O型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光伏组件连接器用端子用于组件连接器中,适用于1500V及以上电压输出的光伏系统的光伏组件连接,在满足电气间隙以及爬电距离的安全性要求的基础上,对公插端子和母插端子的各部分的尺寸进行了优化设计,控制端子本身的电阻值,防止其在工作时产生高温导致连接器烧毁进而造成更严重的光伏系统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
图1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光伏组件连接器用端子的插针(公插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所示为图1A的插针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光伏组件连接器用端子的插套(母插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所示为图1A的插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快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快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012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