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下肢制动组合枕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00125.2 | 申请日: | 2016-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2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徐芳;严金川;吴蓓蓓;王芳;仲丽;曹龙龙;赵小艳;姜姣姣;汪霞;左燕;李林凌;陈慧丹;王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37 | 分类号: | A61F5/37;A61G7/075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32207 | 代理人: | 田玉菲 |
地址: | 21200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肢 制动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下肢制动组合枕。
背景技术
经下肢径路行介入手术患者从腹股沟处进行穿刺,临床上为预防术后并发症,手术侧下肢需要制动,保持伸直位。现有约束的方法是在患者的足踝部系上约束带固定于床上,这种固定方式存在以下缺陷:1.患者翻身及下肢移动受限。翻身后约束下肢无支撑,体位不能保持,易导致骶尾、足跟压疮的发生,增加腰背部疼痛等不适感;2.当患者体位变动时,需要把约束带拆开,特别是烦躁患者,易造成管道脱落、移位、出血、血肿等并发症,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因此实用新型一种既可以固定下肢,方便患者翻动,又可以防止压疮,减少并发症,增加舒适感的新型下肢固定装置非常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下肢制动组合枕,通过大枕、小枕、约束带的组合固定下肢,保持伸直位,方便患者翻动,且翻身后易于体位保持,防止压疮的发生,减少管道脱落、移位、出血、血肿等并发症,增加舒适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一种下肢制动组合枕,其特征在于,包括大枕、小枕、两根细约束带和宽约束带;所述大枕的截面形状呈“凹”形,大枕的前端设有大腿支撑面、后端设有脚踝支撑面,且大枕前端大腿支撑面到后端脚踝支撑面的高度逐步递增;所述小枕可放置在大枕后端脚踝支撑面上,小枕的截面形状呈“凹”形,所述小枕设有弧形支撑面;两根所述细约束带分别固定在所述大枕一侧的两端,所述细约束带与大枕固定连接的一端设有连接扣,细约束带上设有尼龙搭扣;
所述宽约束带上侧两端分别设有尼龙钩带,所述大枕的两侧面设有与尼龙钩带配合连接的尼龙绒带。
上述方案中,所述大枕和小枕的内部用记忆海绵填充。
上述方案中,所述大枕和小枕外部分别包裹枕套,所述枕套外侧设有拉链。
上述方案中,所述大枕和小枕前端分别设有上升楔形块。
上述方案中,所述大枕(1)和小枕(2)的“凹”形底部两侧分别呈45°斜面。
上述方案中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下肢制动组合枕,通过大枕和小枕的组合,且大枕前端大腿支撑面到后端脚踝支撑面的高度逐步递增略抬高,可以防止足跟压疮的发生,“凹”形底部45°斜面方便患者翻身。翻身时,通过两根细约束带固定,组合枕两侧可以稳稳的固定下肢,保持伸直位,且翻身后易于体位保持。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下肢制动组合枕,所述大枕和小枕前端分别设有上升楔形块,上升楔形块根据人体腿部的结构设计,从前端到后端逐渐抬高,增加舒适感。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下肢制动组合枕,内部用记忆海绵填充,质地柔软使患者更加舒适。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下肢制动组合枕,外用枕套包裹,且安装拉链,便于拆卸清洗,拉链于枕外侧,不会划伤患者皮肤。
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下肢制动组合枕,神志清楚合作者仅可以使用大枕、小枕、细约束带固定。如果患者烦躁,加用宽约束带固定膝部,保持伸直位,且可以根据膝盖的部位上下调整宽约束带固定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合枕的三维装配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合枕图1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合枕与宽约束带的三维装配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宽约束带。
图中:1-大枕;2-小枕;3-细约束带;4-脚踝支撑面;5-大腿支撑面;6-连接扣;7-尼龙搭扣;8-尼龙绒带;9-宽约束带;10-尼龙钩带;11-弧形支撑面;12-楔形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是一种下肢制动组合枕,包括大枕1、小枕2和两根细约束带3;所述大枕的截面形状呈“凹”形,“凹”形底部两侧呈斜面,斜角α=45°,大枕的前端设有大腿支撑面5、后端设有脚踝支撑面4,且大枕前端大腿支撑面5到后端脚踝支撑面4的高度逐步递增;所述小枕可放置在大枕后端脚踝支撑面4上,小枕的截面形状呈“凹”形,“凹”形底部两侧呈斜面,斜角α=45°,所述小枕设有弧形支撑面11;两根所述细约束带3分别固定在所述大枕一侧的两端,所述细约束带与大枕固定连接的一端设有连接扣6,细约束带上设有尼龙搭扣7,尼龙搭扣7可从大枕的底部绕过另一侧,且穿过连接扣6粘合在一起使大枕两侧紧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未经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001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