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用于单筐养殖螃蟹的养殖过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099600.9 | 申请日: | 2016-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53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 发明(设计)人: | 宋国林;母昌考;王春琳;宋微微;李荣华;刘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C02F3/30 |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2 | 代理人: | 张一平,叶桂萍 |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养殖 螃蟹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室研究用过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实验室内用于单筐养殖螃蟹的养殖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三疣梭子蟹是重要海鲜,深受人们喜爱,而软壳蟹由于全蟹柔软,肉肥全蟹食用,且食用方便,更受人们喜爱。当三疣梭子蟹在一起的时候,往往会用鳌来争斗抢食,造成相互间的相残受伤,影响养殖的成活率,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三疣梭子蟹养殖业的发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专利号为201010509991.8的《一种室内培育三疣梭子蟹软壳蟹的方法》(公告号为CN101971781B)其公开了一种包括养殖池构建、养殖筐制备、养殖筐搁置、待制备蟹放养、养殖管理和软壳蟹采集步骤,通过养殖池中设有水平搁架,可以使养殖筐内水、气交换较佳,同时养殖筐内污垢降低,有利于筐内三疣梭子蟹生长,减少病害,养殖筐内设有盛有泥沙的隐蔽室,让三疣梭子蟹具有自然栖息之处,便于梭子蟹隐蔽,减少了对外界环境的应激,降低外界对其生长的干扰,有利于三疣梭子蟹生长,提高了成活率,每个养殖框内单养培育软壳蟹,避免了个体之间互相残杀现象,培育过程的成活率得到提高,但是每个养殖筐内只能单养培育三疣梭子蟹,养殖成本过高。另外,在养殖过程中由于三疣梭子蟹的排泄物会容易堆积于水底,而以人工清理不易,并会造成水质的恶化,使得梭子蟹的大量死亡,故必须加强其水质的过滤。其中,循环水养殖被广泛运用,在循环水养殖中,水处理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其中过滤器是重中之重。过滤器起到将水体中的固体颗粒物与水体分离的作用,固体颗粒物主要有残饵,粪便和细菌絮凝物组成。传统的过滤器在设计中只考虑了硝化菌的培养,过滤器中水流很快,溶氧较高,虽然能很大程度上将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氮转化为毒性相对较小的硝酸盐氮,但是系统中的硝酸盐氮无法排除,长期积累。浓度较高时也会对养殖生物造成危害,同时会抑制氨氮、亚硝酸盐氮向硝酸盐氮的转化。过滤器中水流方向为单一流向,随着过滤工作时间的延长,其中的填料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堵塞,在供水突然中断的情况下过滤器失水,生物膜脱落,填料空隙巨变,因此导致过滤器的出水量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出水量稳定且填料不易发生堵塞的可用于单筐养殖螃蟹的养殖过滤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可用于单筐养殖螃蟹的养殖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至少一个盒体,所述盒体设有总进水口和总出水口,且所述盒体内还设有阻隔件,所述阻隔件将盒体依次分隔为多格设置有滤材的独立反应室,最前一格反应室与所述的总进水口连通,最后一格独立反应室与所述的总出水口连通,而所述每格独立反应室还包括有能允许水从上一格独立反应室流入下一格独立反应室的降流通道和升流通道,此外,所述每个独立反应室内还被分隔板分隔成有至少一个实验格,在每一个实验格里养殖适当数量的梭子蟹。
进一步地,所述阻隔件包括由至少一个纵置隔板和至少一个横置隔板拼插组合形成,所述最前一格反应室和最后一格反应室的一个纵置隔板或横置隔板上设置有所述的降流通道/升流通道,而位于最前一格反应室和最后一格反应室之间的任意一格独立反应室的一个纵置隔板和一个横置隔板上分别设置有所述的降流通道/升流通道。通过至少一个纵置隔板和至少一个横置隔板拼插组合形成的阻隔件将盒体分隔成多个独立的反应室,当最前一格反应室连接水泵后,水流能顺着每个独立反应室的降流通道和升流通道上下折流进入后一格反应室,以改变传统过滤器中水流方向为单一流向所造成的随着过滤工作时间的延长而造成的滤料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堵塞的问题,或是在供水突然中断的情况下造成的过滤器失水,生物膜脱落,填料空隙巨变,因此导致过滤器的出水量不稳定的问题,而水流能上下折流能在断水故障出现时盒体的各每个独立反应室仍充满水,使整个养殖水过滤装置的过滤过程中出水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升流通道和降流通道为设置在所述纵置隔板或横置隔板上的至少一个通孔,所述升流通道的通孔位于所述纵置隔板或横置隔板的上方,而所述降流通道的通孔位于所述纵置隔板或横置隔板的下方。升流通道的通孔位于上方降流通道的通孔位于下方,二者具有高度差,这样能使得水流经过整个盒体的水流很慢,能很大程度上将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氮转化为毒性相对较小的硝酸盐氮,同时,升流通道和降流通道设置为通孔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996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推顶挤压式中间快速节能导电接头
- 下一篇:电力铁塔接地引下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