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持打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99328.4 | 申请日: | 2016-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0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邹国书;邹广川;陈家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新缔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3/02 | 分类号: | B24B23/02;B24B55/10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50125 | 代理人: | 付继德 |
地址: | 40256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持 打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持打磨机。
背景技术
在对金属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去除金属表面的锈迹。尤其是在进行刷漆或焊接前,为了保证刷漆和焊接工序的正常进行,避免油漆无法有效附着和焊接处强度低的问题,必须对金属表面进行除锈。当前,较为快捷的除锈方式是通过打磨去除金属表面的锈迹。打磨时,主要通过工作人员手持打磨机,对进行表面进行打磨。在打磨过程中,将生成大量的粉尘,粉尘弥漫在空气中,对周围环境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严重危害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手持打磨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手持打磨机,包括固定体、电机、转轴、砂轮、叶片和收集箱;
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固定体内,所述转轴贯穿所述固定体的下表面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砂轮与所述转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叶片设置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叶片位于所述固定体下表面与所述砂轮之间;
所述收集箱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体的上表面,所述固定体具备贯穿其上表面和下表面的通道,所述通道与所述收集箱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电机带动砂轮转动,从而使得砂轮能够对金属表面进行打磨。同时转轴带动叶片转动。在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被叶片带动并向固定体的方向运动。粉尘通过固定体上的通道进入收集箱内,从而完成对粉尘的收集。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粉尘四处飞散,从而减轻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能够有效保障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体侧面的柔性密封板,所述柔性密封板包围所述砂轮。
设置包围砂轮的柔性密封板,从而使得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能够被柔性密封板完全包裹,进而在叶片的作用下进入收集箱。如此,进一步避免了粉尘的四处飞散,进一步减轻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能够最大程度上保障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箱的上表面设置有提手。
设置提手,便于工作人员握持本实用新型。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箱的上表面具备凹槽,所述提手横跨所述凹槽,所述提手与所述凹槽周围的所述收集箱的上表面平齐。
设置凹槽,且提手横跨凹槽,提手与凹槽周围的收集箱的上表面平齐,如此减小了本实用新型的体积,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加紧凑。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箱的侧面设置有排尘孔;还包括与所述排尘孔连接的堵塞。
设置排尘孔,使用者能够通过排尘孔将收集箱内的粉尘倒出,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多次使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电机带动砂轮转动,从而使得砂轮能够对金属表面进行打磨。同时转轴带动叶片转动。在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被叶片带动并向固定体的方向运动。粉尘通过固定体上的通道进入收集箱内,从而完成对粉尘的收集。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粉尘四处飞散,从而减轻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能够有效保障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2.设置包围砂轮的柔性密封板,从而使得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能够被柔性密封板完全包裹,进而在叶片的作用下进入收集箱。如此,进一步避免了粉尘的四处飞散,进一步减轻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能够最大程度上保障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3.设置提手,便于工作人员握持本实用新型。
4.设置凹槽,且提手横跨凹槽,提手与凹槽周围的收集箱的上表面平齐,如此减小了本实用新型的体积,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加紧凑。
5.设置排尘孔,使用者能够通过排尘孔将收集箱内的粉尘倒出,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多次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下面将对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图作简单的说明。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下面的附图,得到其它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手持打磨机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如下:
10-固定体,11-通道,20-电机,30-转轴,40-砂轮,50-叶片,60-收集箱,61-提手,62-排尘孔,63-堵塞,64-凹槽,70-柔性密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新缔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新缔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993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